今天7.98万买插混,明天15万买自动驾驶?
关注并标星电动星球News
每天打卡阅读
更深刻理解汽车产业变革
————————
出品:电动星球News
作者:毓肥
今天车圈热门数字,有一个 79800,还有一个 99800。
前者是改款比亚迪秦 Plus DM-i 55km 版的起售价,去年 998 战神余温未减,今年 798 直接杀红了眼。即使是纯电版,起售价也不过 10.98 万。
很快,下午的五菱也拿出了纯电续航 150km 的星光进阶版「荣耀价」,售价9.98 万。
去年 7 字头的卡罗拉、8 字头的昂克赛拉、9 字头的伊兰特,曾经掀起一股「油电同价」风潮。到了 2024,似乎价格战永无止境,剧情也终于进入「电比油便宜」这一集,入门插混阵营已经率先开炮。
伴随着电动化超越预期的下沉速度,我们能看到更多趋势——当插混已杀到 8-10 万,真正的智能纯电,会在 15 万市场找到真正的爆点。
换句话说,2024,很有可能是大众化市场的高阶智驾普及大年。
最热门,也是势在必行的两个名字,首先是马斯克预告了 10086 次的下一代平台车型,它是 2.5 万美元市场的第一台特斯拉;其次则是 MONA,何小鹏口中「15 万级别带自动驾驶」的杀手级子品牌。
除此以外,大疆车载、毫末智行等等供应商,也希望在 2024 支撑起 15 万级别高速领航、记忆泊车,甚至是城市领航等一系列高阶智驾功能的落地。
马斯克喊了快十年的电动车比汽油车更便宜,终于要被中国造车率先实现了吗?更重要的是,除了纯粹的价格肉搏,我们是否能见证智能汽车的真正普及?
今天聊聊消费降级和体验升级。
15 万,智能纯电降维战
从 2024 开年开始,大家都在等待价格战的加速。
一个典型事件,是 1 月中旬,零跑汽车副总裁曹力提到的那句「零跑的铁锂电芯采购价已经做到了 0.4 元每 Wh,年中将低于 0.4 元」。
36 氪的报道甚至指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或将在 2024 年内,将磷酸铁锂电芯单价降至 0.3 元每 Wh。
这意味着一块 60kWh 的铁锂电池包,电芯采购成本最低可以杀至 1.8 万元。另外根据一位领先电池厂商内部人士的解释,制造成本则一般可以控制在 0.1 元每 Wh 左右。
这意味着,前两年甚至很难满足续航和价格兼得的 15 万级纯电,今年有希望迎来真正的普及机会。
事实上,2024 年开年几款热门车型,已经是 2022 涨价潮后,电池原材料价格正常化、亲民化的第一批受益者。比如极氪 007、银河 E8、零跑 C10 等等。
但想要让电动真正撼动油车,15 万以内的市场才是基石——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 年我国乘用车市场中,A 级轿车+A 级 SUV 总份额,达到了 44.2%。
如果算上 A0 和 A00 级,总份额达到了 56.6%。
事实上,新能源核心部件的价格降维,叠加国产车另一大特长,才是撼动传统燃油车的完整底气:尺寸的降维。
比如银河 E8、比亚迪海豹 DM-i 把 5 米长的 准 C 级车做到了五年前思域凌派的价格;比如五菱星光、启源 A05 甚至把 B 级车做到了五年前宝来、雅力士的价格。
当曾经新能源的成本缺陷,逐步转变为价格领先,智能汽车的普及前提才真正成立。
降本,智能汽车普及的核心
2023 年,是涨价潮褪去的一年,也是智能汽车的「科技普惠」正式被全行业、从车企到供应商都摆在公开场合讨论的一年。
8 月 28 日,小鹏和滴滴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滴滴计划将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的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转让给小鹏。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顾宏地接受媒体采 访时表示,「滴滴有一个完成度非常高的、准量产的 A 级智能电动汽车轿车车型」。以此为基础,小鹏全新品牌的首款 15 万级车型,将于 2024 年开始量产。
三季度财报会议上,何小鹏表示 MONA 「进展非常顺利」,预计将于 2024 年三季度上市。并且在最主流的15 万元价位上,小鹏还会「推出多款支持高阶自动驾驶的车型」。
这是对小鹏汽车成本控制能力的极致考验,因为 MONA 有一个直接对标的竞品——往前数半年,另一家车企官宣了他们 15 万级别 Robotaxi 的宏伟蓝图第三篇章。
对,特斯拉。
千呼万唤,最便宜的特斯拉乘用车在 2023 年第一次得到了发布会镜头,并且它将掀起特斯拉的整车制造自我革新。
比如全新设计的「串行+并行」产线,可以让同样产能的工厂,节约 40% 面积+50% 制造成本;
比如 100% 自研的整车 ECU,以及全新一代,节约 75% 碳化硅+1000 美元成本,能效却一致的电驱,等等。
特斯拉将自己已臻化境的成本控制,在下一代车型上再进一步,最终造出 15 万级别的、支持 FSD 的产品——不过选装 FSD 之后就直奔 20 万去了。
但可以预见的,是 15 万,将从 2024 年开始,成为高阶智驾的必争之地。星光的 99800、秦 Plus 的 79800,本质上是 15 万级高阶智能汽车肉体准备充足,静候灵魂升华的前奏。
有关这点,我们在 2023 年已经看到供应链的一些风向。
2023 年 4 月 7 日,黑芝麻智能发布「武当」C1200 计算平台,创始人兼 CEO 单纪章表示,希望用 3000 元以下的 100TOPS 方案,实现支持 BEV 鸟瞰视角感知、NOA 领航辅助的智能驾驶。
半年后的 10 月 11 日,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发布了 HP170,号称用 3000 元级别的这套方案,可以帮助整车实现「高速无图 NOH」功能。
当然,绝对不能忽略的还有大疆车载。2023 年 10 万级别五菱的两款纯电小车,都在大疆车载的帮助下,获得了高阶 ADAS 能力。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 2024 年,大疆车载会在相对亲民的价位段,助力普及高阶智驾,甚至是城市领航。
至于智能汽车的另外半边天——智能座舱,在这个 8155 已经做到 10 万级、8295 杀进 15 万级的年头,座舱有多卷已经不需要我们多说了吧。
写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2013 年 8 月 12 日,799 元的红米 1 代手机正式开启预约。
这是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的代表产品之一,它的背后是产业链的成熟、芯片的成熟、制造成本的成熟。在此之前,这个价格大概就是尼采手机的主场(有人记得吗?)
11 年后,国产新能源汽车开始主导国内乘用车市场,更关键的是,国产智能汽车产业链,正在培育更接地气的、支持高阶智能驾驶的产品。
7.98 万的插混很香,15 万的自动驾驶更让人期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