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风光储输工程破解新能源并网发电难题

  12月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题最多的输变电工程————青藏联网工程提前一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这条跨越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电力天路”,结束了西藏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西藏发展的缺电问题,为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和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了电力保障。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坚强智能电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智能用电,让生活嗨起来

  如果您是一位上班族,晚上下班前,用手机按下几组特定号码,家中的电饭煲、空调、加湿器甚至电动窗帘等就会一一启动,半小时后当您回到家中时,屋子里温度怡人、空气清新,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已经做好了……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很嗨?如今居住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的418户人家,生活就这样嗨起来!

  在这个小区里,居民阳台上都安装着太阳能光伏板,百姓生活用电的20%都来自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作为国内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将电力光纤和信息技术融合,小区居民实现了家居生活的智能化。

  智能电网的神奇,不仅体现在远程操控家电洗衣做饭上,利用智能电网综合管理平台,居民还可以用家里的总遥控器了解自家各类电器的用电比例,进行耗电分析,合理选择用电方式,降低家庭用电支出。与此同时,智能电网也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应用,在这个小区还建有三个充电站,利用太阳能为电动汽车充电。

  ”到今年底,全国将有25个智能小区、楼宇实现智能用电双向交互,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因为智能电网而更加低碳环保。”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智能处处长林弘宇告诉作者,智能电网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6大环节。过去两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了21类228项试点工程,在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电力光纤到户等六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成陕西750千伏、延安、江苏220千伏等8个智能变电站,成为引领世界变电站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智能变电站关键设备研制与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方面也不断填补国内空白,并形成了世界首个智能变电站系列技术标准,申请专利126项,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特高压技术,中国创造

  12月9日,世界首条成功投入商业化运营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项目”又传出喜讯,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起步工程,当天,该项目的扩建工程在大负荷试验阶段,实现了持续输送500万千瓦电力的预期目标,创造了世界新纪录,进一步验证了特高压交流线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能力及优于常规等级输电线路的经济性。

  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也是世界能源领域的重大前沿技术,按照国际标准,特高压(UHV)指的是1000千伏及以上电压,在我国,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副主任沈江介绍说,我国能源与生产力布局呈逆向分布,能源运输形势长期紧张。特高压输电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的优势,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同时,特高压电网可以提升电网抵御突发性事件和严重故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具备坚实的网架基础。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通过特高压重大创新工程建设,相继完成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核心技术,具备了特高压全套设备制造能力,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并制定了完整的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特高压交流电压正式成为国际标准。由于我国在特高压技术领域的突破,国际电工委员会专门成立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了国家电网公司。

  2009年,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来到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他站在特高压工程沙盘前不愿走开。原定5分钟的介绍,被延长到15分钟。”中国的特高压项目令人印象深刻,技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美国的风电主要集中在北部,太阳能则多在东南部,也面临着中国这样的远距离、大容量输送问题,需要这样的特高压技术,”朱棣文评价说,”中国为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榜样。我们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希望能够和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有更多合作。”

  风光储输工程,破解新能源并网发电难题

  隆冬时节,张北坝上草原。放眼望去,高高耸立的白色风机和闪闪发光的太阳能光伏板,与蓝天大地交相辉映,绵延不绝,尉为壮观。半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山丘坡地,如今一座世界级新能源示范基地已巍然屹立。

  这里就是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不惧寒风刺骨,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联合发电全景智能监控系统的最后调试,工程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年末投产运行的目标指日可待。

  ”实施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目的就是要破解新能源发电的难题,只有在管理上和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才能使清洁能源发得稳、送得出、落得下、用得好。”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敏介绍说,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及国家电网公司联合推出的”金太阳工程”首个重点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首批重点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及输电工程四位一体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风电离不开风,太阳能发电离不开阳光,而变幻莫测的天气条件,使新能源发电大多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这些特征打破了原有电网电能供给和负荷需求之间的平衡,给电网调频、调峰及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影响。该项工程以风光发电控制和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为重点,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计划跟踪、削峰填谷和调频等控制目标,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难题。随着项目投产运行,将实现五大技术突破,完成10项自主设备研发,创造20项技术创新,获得70项知识产权,培养100名新能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有机融合。

  去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颁布,这是中国企业发布的首个绿色发展白皮书,向政府和社会公众传递了国家电网公司推进绿色发展的理性声音: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国特高压将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受端,以西北、东北电网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到2020年,坚强智能电网建成后,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6.5亿吨,可使当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8.8%,对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的贡献率可达20%——23%。

  ( 编辑/董海荣 )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