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周报 |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小鹏汽车推行业首个智能辅助驾驶保险;中国首部车载激光雷达国标发布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4月27日消息,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该倡议得到了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奇瑞汽车等11家汽车品牌的高管署名支持。
倡议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技术先行,即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整车主动安全能力;
营销透明,倡议全行业实事求是宣传,明确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
用户为本,华为将与各品牌合作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提升用户安全驾驶意识;
标准共建,倡议全行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建设,提升安全标准。
华为表示,愿与全行业一道,以安全为灯塔,构建“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的安全底座,持续提升行业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基线。
▍小鹏汽车推行业首个智能辅助驾驶保险:NGP退出后5秒权益保障,最高赔100万
4月28日消息,小鹏汽车宣布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售价239元。该服务为行业唯一在NGP(导航辅助驾驶)退出后5秒内仍可享受权益的保险,最高补偿金额可达100万元。
小鹏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具备四大优势:全面覆盖各种场景、合作保险公司众多、赔付次数无限制、适用于小鹏全车系。车主在购买小鹏保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后,可通过小鹏汽车App中的服务-保险服务板块购买该安心服务。小鹏汽车强调,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旨在为车主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增强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感。
▍中国首部车载激光雷达国标发布,市场规模激增至62.63亿元
4月30日消息,我国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标准《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45500-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自2021年预研,2023年3月正式获批立项,历时三年多,涉及五十余家国内主要激光雷达制造商及核心整车企业共同制定。
标准规定了车载激光雷达的多项性能要求,包括测距能力、精度、角度精度等探测性能要求,以及电气、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等要求,旨在保障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Yole Group发布的报告,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攀升至8.61亿美元,同比增长60%。中国汽车市场激光雷达年装机量已跨越150万台大关,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预计2025年将翻倍至300万颗。《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实施,为行业提供了权威、统一的标准体系,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产品性能和安全性。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加快自动驾驶安全国标
4月28日消息,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旨在健全标准体系、提升标准质效、强化实施应用,以标准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包括构建标准体系“四梁八柱”,优化完善重点标准体系建设,前瞻布局前沿领域标准研究,加快推进标准国际化战略。特别强调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加快汽车芯片标准制修订,推进汽车电子标准研究,加强汽车绿色低碳标准研制。
具体措施涉及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动力电池安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汽车芯片标准、汽车电子标准等多个方面。工信部将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发布及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同时,将加快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通用规范、信息安全、一致性检验等标准制定,完善汽车芯片基础评价方法。
此外,工信部还将强化汽车安全标准底线支撑,夯实汽车通用标准基础支撑,深入开展用户体验标准化研究,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深化汽车技术法规制定协调,全面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巩固扩大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标准与技术创新互动,推动组织建设升级焕新,提升汽车标准管理质效,强化汽车标准宣传推广,深化汽车标准协同联动,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
▍智己汽车与Momenta宣布联合开发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正式出海
4月25日消息,智己汽车与Momenta联合宣布,双方合作开发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正式出海。这一行业首个量产级智能辅助驾驶国际化战略合作,将为东南亚、澳新、欧洲、中东等市场提供标杆解决方案。该系统无需依赖高精地图,即可在欧、亚、澳等多大陆复杂路况中实现“开箱即用”。
智己汽车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正式进军澳大利亚,并在4月5日至6日携旗下两款全球化战略车型——LS6海外版IM6、L6海外版IM5亮相墨尔本车展。按计划,这两款车型将于年中在澳大利亚正式上市。此外,智己汽车还宣布,2025年内将全面进军沙特等海湾国家,2026年将覆盖整个中东地区,并已与中东头部经销商达成深度合作。
▍聚焦智能驾驶硬件升级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将于5月8日上市
4月28日消息,从理想官方渠道获悉,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将于5月8日上市。根据此前的消息,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将会聚焦于智能驾驶硬件的升级。
据悉,AD Max 车型将会从英伟达双 Orin-X 芯片升级到单 Thor-U 芯片。双 Orin-X 与单 Thor-U 的 AD Max 车型都提供高级辅助驾驶和全场景 NOA 的功能,除了能够运行目前的端到端 +VLM 大模型之外,也都将支持今年后续会推出的更强大的 VLA 大模型。
而 AD Pro 车型将从地平线 J5 芯片升级至 J6M 芯片,同时增加激光雷达,在主动安全能力上看齐 AD Max。J5 与 J6M 的 AD Pro 都提供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速 NOA 功能,并通过 OTA 持续升级。
此外,理想 L 系列智能焕新版电池、电驱动和内饰的造型方面将于现款在售车型保持一致。
在 2025 上海车展上,理想 L6 智能焕新版正式上市,共推出 2 款车型配置,售价区间 24.98-27.98 万元。
▍Canalys预测:2025年中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将达62%
4月29日消息,Canalys 发布报告预测,中国市场 L2 级及以上功能的车辆渗透率将在 2025 年达到 62%,相较于 2024 年有显著提升。预计到 2027-2028 年,城市 NOA 的增速将超过高速 NOA,市场结构的快速演变将重塑 SoC 竞争格局。目前,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将中高阶 ADAS 功能下放到 10-20 万元的主力车型中,以比亚迪、吉利、奇瑞和红旗为代表的主流主机厂通过跨平台的驾驶辅助方案排布策略,系统性地推出功能分级清晰、配置连贯的 ADAS 方案。Canalys 还预计,到 2025 年新能源渗透率将接近 60%,年销量达到 1350 万辆。
如果您是智驾深度使用用户,欢迎加入第一电动智驾联盟圈,联系运营小妹微信evcardi。如果您正在关注智驾,想要深入了解智能驾驶,也欢迎加入第一电动品牌智驾交流群,联系运营小妹微信evcardi,回复具体品牌+智驾入群。
如果您觉得【智驾周报】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