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V晨报 | 马斯克称特斯拉将通过FSDV14.2全面推V14;MomentaCEO预测辅驾竞争明年落幕,预计会有三家参与者胜出

要闻

马斯克:特斯拉将通过FSD V14.2版本更新,全面推出FSD V14  

第一电动10月19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确认,特斯拉将通过FSD V14.2版本更新,全面推出FSD V14。这一消息是对特斯拉车主、长期FSD测试者AI DRIVR的回应,AI DRIVR指出FSD V14.1.2版本已经非常成熟,是时候向整个车队推送FSD功能。AI DRIVR表示,FSD 14.1.2修复了95%的犹豫变道和刹车问题,过去两天他都没有碰过方向盘,认为现在是全面推送FSD的合适时机。

image.png

FSD V14版本的关键新功能是“疯狂麦克斯”模式,相比之前的“匆忙”模式,该模式允许更高的行驶速度和更频繁的车道变换。多位FSD测试者发布的视频和社交媒体内容显示,在启用“疯狂麦克斯”模式后,系统能够熟练应对复杂交通状况,实现顺畅并线,并展现出积极但安全的驾驶行为。特斯拉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阿什科·埃卢斯瓦米近日也在X平台上发文指出,“疯狂麦克斯”模式专为应对白天拥堵交通而设计,对于日常通勤中经常遭遇严重路况的驾驶员而言极具实用价值。

Momenta CEO曹旭东预测:2026年辅助驾驶竞争将落幕,国内预计会有三家参与者胜出

第一电动10月19日消息,Momenta创始人兼CEO曹旭东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预测,汽车辅助驾驶的竞争将在2026年结束,国内预计会有三家参与者胜出。Momenta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提供量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Robo两种商业应用。曹旭东强调,智能辅助驾驶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硬件成本减半而体验提升十倍,未来将成为汽车产品的标配。

截至2025年9月底,Momenta已与超过160款量产车型合作,合作伙伴包括奔驰、宝马、丰田、本田、日产、通用、大众等全球知名车企,以及比亚迪、奇瑞、上汽等中国主流车企。

四维图新科技CEO程鹏:未来3-5年内一定会出现没有驾驶座的汽车

IT之家10月19日消息,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16-18日在北京举行。四维图新科技CEO程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 访时预测,未来3-5年内一定会出现没有驾驶座的汽车,方向盘和刹车踏板将被取消,这类车辆有望实现量产。尽管短期内不会大规模普及,但在网约车、物流运输等特定场景下将率先应用。程鹏认为,驾驶是一种重复性劳动,最适合由AI完成。程鹏进一步解释,这一变革背后需要传感器、算力和算法的全面成熟。目前英伟达芯片算力已可达1000~2000TOPS,预计未来5年内芯片算力可能将超过人脑。关键在于经济性,当机器人/自动驾驶系统的能耗、成本、效率达到经济性临界点,规模化落地就将实现。

四维图新基于地平线征程®6B芯片研发的下一代辅助驾驶系统方案已顺利完成底层平台开发,并已进入客户行泊一体量产项目的联合研发阶段,预计在2026年Q2实现量产。该方案以20TOPS算力实现增强型行车辅助、泊车辅助APA/RPA、高速领航辅助NOA等功能,并可选支持驾驶员状态监测与行车数据实时回传功能。

国内

华为联合多家汽车制造商发布《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网络安全白皮书》

第一电动10月19日消息,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东莞举办的第三届引望车联网安全大会上,联合多家汽车制造商发布了《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网络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随着智能汽车逐渐成为“移动的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挑战日益严峻,包括数据窃取、隐私侵犯和人身安全威胁等。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采用了零信任网络理念,全生命周期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以及全方位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方案,确保智能汽车的网络安全。

image.png

白皮书中强调,零信任网络理念主张对网络中的任何访问请求都不应给予默认信任,无论来自内网还是外网,只有经过授权且安全的访问才能被允许。此外,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网显示,其合作品牌众多,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乾崑车载光等,旨在提升智能汽车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预计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将远超国内,布局26个海外研发中心

IT之家10月18日消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宣布,奇瑞已开启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新征程,按照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化上市公司的标准全面提升企业治理与经营水平。目前,奇瑞海外市场营收已接近一半,预计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和海外属地员工数量将远超国内。尹同跃强调,奇瑞将致力于消除浪费,提高运营质量,实现自我造血。

image.png

奇瑞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以支持其全球化创新体系。尹同跃提到,奇瑞已初步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全球创新生态,包括技术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依托全球市场优势,开展全球技术扫描,实现深度本地化开发与验证。文化创新体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实干,加大创新投入,引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体系则追求成为全球质量的标杆、管理经营的标杆、全球一流品牌。

零跑汽车CEO朱江明称提前达成今年销量目标,明年推更多A、D系列新品;零跑汽车曹力称公司产品不会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第一电动10月17日消息,零跑汽车CEO朱江明在媒体沟通会上宣布,公司已提前完成去年定下的50万销量目标,并展望2026年将推出更多新产品。零跑计划在D系列推出2-3款新产品,A系列也将推出2款新产品,预计明年将是零跑产品线最丰富的一年。

同时,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媒体沟通会上就如何处理交通事故问题作出回应。曹力强调,无论事故责任归属,首要任务是确保车主安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系统会将信号传至后台,零跑会立即联系驾驶员并提供救援服务。公司质量部门将分析事故原因,是否存在车辆安全隐患,并与车主、交警等合作进行调查,始终将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曹力还透露,零跑在智驾方面经过几年积累,后续将推出自研的高阶智驾系统。他同时给出了明确答复:零跑汽车不会搭载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

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通过港交所聆讯,将实现美股和港股双重上市;全球Robotaxi先锋文远知行也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0月19日第一电动消息,港交所披露,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 AI Inc.)已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发行不超过102,146,500股普通股。此前,小马智行已于2024年11月2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募资2.6亿美元。中国证监会于10月14日发布了小马智行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小马智行的业务发展迅速,2022年至2024年营收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3.3%,达到3543万美元。其中,Robotaxi业务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激增178.8%,达到325.6万美元。

同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 Inc.)也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文远知行此前于去年10月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WRD”,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及全球Robotaxi第一股。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信息,文远知行计划发行不超过102,428,2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文远知行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公司在11个国家超过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和运营。

国际

比亚迪泰国累计交付10万辆新能源汽车

10月18日第一电动消息,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在泰国曼谷举行了第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交付典礼。此次交付的车型为宋PLUS DM-i,车主是泰中友好协会会长Korn Dabbaransi先生。宋PLUS DM-i已在比亚迪泰国本地工厂完成下线并正式交付,本地命名为BYD SEALION 6 DM-i,搭载比亚迪超级混动系统,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售价999990泰铢起,约合21.7万元人民币。

image.png

宋PLUS DM-i成为“泰中建交50周年友谊之旅车队”官方用车,从泰国首都曼谷一路开到北京,目前已行驶至张家界,全程超5000公里。

黄仁勋:英伟达在华高端芯片市场份额从95%降至0%,美对华技术封锁是一个“错误”

财联社10月17日消息,据环球网援引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美国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表示,由于美国实施出口管制,英伟达被禁止向中国大陆企业出售其先进产品,该公司在华高端芯片市场份额已从95%降至0%。他还表示,美对华技术封锁是一个“错误”,英伟达将继续争取重返中国市场。

黄仁勋本月6日在美国纽约参加活动时作出上述表述。他表示:“目前我们已完全退出中国市场。”他还强调,英伟达希望继续解释和说明情况,并坚持对政策调整抱有希望。这一表态反映了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不满。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对英伟达在华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OpenAI与博通合作开发AI芯片,成本预计比英伟达低二至三成

IT之家10月17日消息,OpenAI周一宣布与博通达成协议,购买定制芯片和网络组件,计划新增10吉瓦的数据中心容量。与之前直接采购英伟达和AMD现成芯片不同,OpenAI这次打算与博通联合定制硬件。据彭博社报道,预计耗资数百亿美元的项目可能为OpenAI带来显著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但同时也伴随巨大财务风险。OpenAI未来几年计划在基础设施上投入超过1万亿美元,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AI泡沫的担忧。通过与博通共同开发芯片,OpenAI预计成本比使用英伟达芯片低20%至30%,但目前项目仍在早期阶段,芯片尚未量产。

除了节省成本外,这一举措还能让OpenAI对关键且有时难以预测的AI供应链掌握更多主动权。如果项目成功,OpenAI将有额外芯片来源,从而缓解英伟达等合作伙伴供货紧张的问题。OpenAI还能更精准地定制芯片,满足特定AI项目需求,并将AI研发成果反馈到芯片设计中,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利用搭建数据中心积累的经验,OpenAI可以重新优化设施所需的硬件设计,从服务器机架到冷却系统都可改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 第一电动编辑部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