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晨报 | 吉利控股集团前三季度销量破295万辆;特斯拉中国预计明年投产减配版Model Y/3;赛力斯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要闻
▍吉利前三季度销量破295万辆,同比增长29%,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68%
第一电动10月13日消息,吉利控股集团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数据,总销量达到295万辆,同比增长2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59万辆,同比增长68%,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4%。第三季度,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102万辆,同比增长28%,新能源销量为59万辆,同比增长59%,新能源渗透率为58%。
具体到品牌层面,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前三季度销量为217万辆,同比增长46%,新能源车型总销量达到117万辆,同比增长114%。吉利中国星前三季度销量超过91万辆,同比增长5%;吉利银河前三季度销量为87.5万辆,同比增长206%;领克品牌前三季度销量超过24万辆,同比增长24%;极氪品牌前三季度销量超过14万辆。
出口方面,吉利前三季度海外出口近30万辆,9月份新能源海外销量达14,631辆,占出口总量36%。沃尔沃汽车前三季度销量为51万辆,新能源车型销量为23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为44%;极星汽车前三季度销量为4万辆,同比增长36.5%;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前三季度销量为11万辆,同比增长49.5%。
▍消息称特斯拉中国正在推进减配版Model Y、Model 3,预计2026年投产
10月13日,据 36 氪汽车报道,特斯拉中国正在推进两个新车型项目,即现款Model Y和Model 3的减配版。这两款汽车的内部代号分别为E41和D50,部分设计和验证报告沿用现款Model Y和Model 3。目前两款车型已进入验证测试阶段,预计投产时间可能在2026年中或更晚。
特斯拉本月8日在海外市场推出了Model Y标准版,起售价降至39990美元,相比原本的长续航版便宜5000美元。Model Y标准版缩减了不少配置,包括前大灯和尾灯的贯穿式灯带被移除,标配18英寸轮毂,座椅采用环保皮革与织物拼接,方向盘改为手动调节等。新车搭载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300马力,零百加速时间为6.8秒。此外,特斯拉有意重启研发NV91和NV93两个项目,打造比Model Y更小尺寸的新车。其中NV91项目是马斯克曾提及的2.5万美元新车,原定今年8月量产。不过这两个项目已在2024年2月被叫停,面对比亚迪等厂商的低价产品,特斯拉似乎丧失信心。特斯拉考虑重启NV91项目表明公司需要为未来竞争创造更多筹码。
▍赛力斯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0月13日,据港交所文件显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赛力斯于今年4月提交IPO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国际。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赛力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今年9月,赛力斯宣布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国内
▍工信部:计划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智能化、网联化能力要求和生产准入门槛
第一电动10月1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公告,公开征求《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意见。《企业审查要求》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智能化、网联化能力要求和生产准入门槛,增加集团化管理要求,以及优化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要求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强化企业产品安全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
《产品审查要求》则引入可靠性等涉及车辆质量、安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规范和明确审查要求,提升审查工作精准度与实效性,并坚持包容审慎原则,为新兴技术应用搭建制度通道,支持行业技术创新。《决定》主要修订内容为删除《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中的四个附件,并对应调整正文中相关表述,以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这些修订旨在顺应电动化趋势,提升行业资源利用水平,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同时确保车辆安全底线,促进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极星汽车关闭中国最后一家直营门店,全面转向线上销售模式
10月13日,蓝鲸新闻记 者独家获悉,极星汽车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该门店位于上海前滩L+Plaza。极星中国方面表示,这一举措是公司战略性调整在华业务模式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尽管上海门店已关闭,但极星强调,其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和车主权益不会受到影响。
极星汽车官方服务热线工作人员透露,公司目前主要转向线上销售模式。这一转变可能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更灵活地响应市场变化。
▍江淮汽车9月销量33455辆,同比下滑15.5%,新能源车销量逆势增长18.69%
10月13日第一电动消息,江淮汽车发布2025年9月份产销快报。9月份,江淮汽车产量为33255辆,同比下降15.75%;销量为33455辆,同比下降15.50%。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9月产量达到3679辆,同比增长10.75%;销量为3613辆,同比增长18.69%。2025年累计产量为28.1万辆,同比下降10.53%;累计销量为28.17万辆,同比下降10.66%。
江淮汽车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60亿元,同比下降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73亿元。亏损主要原因包括国际形势复杂、境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业务下滑,以及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未形成规模效益。
▍小鹏汽车MONA系列发往中东非
10月13日第一电动消息,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小鹏MONA正式发往中东非地区,标志小鹏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去年10月,小鹏汽车已携手阿联酋Ali & Sons Holding LLC公司在迪拜举行G6、G9上市发布会,正式进入阿联酋市场,并在中东地区进行战略布局。目前,小鹏汽车已在以色列、阿塞拜疆、埃及、约旦、黎巴嫩、阿联酋等中东非地区上市,成为首个在埃及和非洲市场推出纯电车型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小鹏汽车在中东非地区的业务发展迅速,昨日小鹏汇天宣布与阿联酋Ali & Sons集团、卡塔尔Almana集团、科威特AlSayer集团和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签订中东地区首批600台飞行汽车订购协议,创下该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购纪录,计划最早于2027年进入中东市场。
▌国际
▍日本开绿灯:允许特斯拉通过软件更新升级其自动驾驶功能,为FSD推出铺平道路
IT之家10月13日消息,日本国土交通省宣布允许特斯拉通过软件更新升级其自动驾驶功能,为特斯拉FSD辅助驾驶系统在日本的推出铺平道路。这一决策将通过OTA方式向已售车辆推送软件更新实现。此前,特斯拉日本公司已在公共道路上启动FSD技术的测试,计划在符合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后向消费者推出FSD软件。
特斯拉董事会前成员Hiro Mizuno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表评论,认为国土交通省的决定意义重大,将为FSD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在日本特斯拉用户中的推广扫清障碍。他表示,如果未来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每次软件更新都需重复审批流程,将难以跟上技术发展节奏。因此,这项决策将有助于所有汽车制造商在日本更便捷地引入自动驾驶技术。
▍丰田计划2027年推首款搭载量产全固态电池技术车型
第一电动10月13日消息,丰田近日宣布计划在2027年推出首款搭载量产全固态电池技术的车型,旨在续航、充电速度和性能上实现全面领先。丰田与住友金属矿山合作扩大正极材料生产,自2021年以来双方一直在改进材料配方与耐久性,解决正极老化等商业化难题。住友金属矿山采用自研粉末合成技术,开发出更稳定耐用的正极材料,保持多次充电循环中的高性能。同时,丰田与出光兴产合作,后者正在建设年产1000吨硫化锂的工厂,硫化锂是全固态电池的关键固体电解质,预计2027年投产。
丰田的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耐高温、不易起火等优势。结合优化的正负极材料,能延长寿命、提升功率输出,并缩短充电时间。轻量化电池结构也为整车设计带来更多自由度。丰田将继续优化固态电池平台,解决成本与制造瓶颈,首款固态电池量产车有望在2027至2028年间亮相。随着高端电动车需求增长,全球多家车企正尝试半固态方案,通过部分替代液态电解质提升性能。
▍OpenAI携手博通打造10吉瓦级首款自研AI芯片,2026年下半年开始推进研发,拉丁美洲首建500MW规模数据中心
IT之家10月13日消息,博通宣布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部署定制10吉瓦级AI芯片。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并完善网络系统,并在2029年年底前完成工作。此次合作将推动AI基础设施的发展,为AI的未来铺路。根据合作协议,OpenAI将负责AI芯片设计,并与博通共同开发、部署。这些自研芯片和系统将融入OpenAI的前沿模型和产品开发经验,释放全新的计算能力和智能水平。产品将全面采用博通提供的以太网及相关连接解决方案,满足日益增长的AI需求,并在OpenAI自家和合作伙伴的数据中心里部署。
此外,阿根廷总统米莱当地时间10日接见了OpenAI的企业代表,双方共同宣布在阿根廷境内建设AI基础设施Stargate Argentina。这将成为“星际之门”在拉丁美洲的首个项目。OpenAI与阿根廷能源企业Sur Energy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双方将共同建设一座能源规模达500MW的大型数据中心,承载下一代AI计算负载。项目将在阿根廷的RIGI税收减免计划框架下构建,投资总额至高250亿美元,有望成为阿根廷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