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晨报 | 赛力斯港股正式上市,IPO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小鹏汽车发布第二代VLA,进军Robotaxi明年推三款新车;特斯拉AI5芯片26年试产,27年量产
▌要闻
▍赛力斯港股正式上市,市值超2100亿港元,创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中国车企IPO
第一电动11月5日消息,赛力斯正式登陆港交所,公司已成功完成H股全球发售,发售股份总数为108,619,000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开盘市值超2100亿港元。此次IPO募资净额达140.16亿港元,创下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赛力斯自启动港股招股以来,认购热度持续高涨,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倍,融资认购超1700亿港元。招股书显示,此次港股IPO募资所得约70%将用于研发投入,约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
赛力斯与华为跨界合作发布问界品牌,树立了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定位。截至目前,问界品牌已推出问界M9、问界M8、问界M7、问界M5四款车型,累计交付超过80万辆。其中,问界M9位居50万元级豪华车型销量冠军,持续刷新月销量纪录;问界M8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上市5个月蝉联40万元级销量冠军;全新问界M7上市36天交付突破2万辆,已经成为现象级热销车型。
▍小鹏科技日发布第二代VLA大模型,进军Robotaxi,官宣飞行汽车“A868”
第一电动11月5日消息,小鹏汽车在其广州新总部举办了以“涌现”为主题的2025小鹏科技日,集中展示了公司在物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系列技术突破,涵盖智能驾驶、Robotaxi、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等多个前沿方向。核心亮点是第二代VLA大模型的发布,该模型采用阿里云3万卡云端超大算力集群,基于720亿参数,每五天全链路迭代一次,预计明年规模将扩大到5~10万张卡。第二代VLA能够进行脑内推理,模拟不同行车场景的应对策略,并带来多项新功能,如“小路NGP”和“招手即停”功能。小鹏第二代VLA将首发“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满足全球法律法规,可在全世界任一地方开启。该模型计划于2025年12月启动先锋共创体验,并于2026年第一季度随Ultra车型全量推送。小鹏第二代VLA将面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大众汽车也将成为首发客户之一。小鹏图灵AI芯片获得了大众的定点。

在出行生态布局上,小鹏宣布正式进入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三款新车型。小鹏Robotaxi针对L4级智能驾驶设计,配备两套硬件以确保安全,搭载4颗图灵AI芯片,拥有3000 TOPS算力,并配备小鹏第二代VLA。该车型将具备车外交互功能,使乘客能够通过前挡风玻璃了解汽车的行为。小鹏Robotaxi宣称为中国首款全栈自研量产,将于2026年在广州等多个城市开启试运营,并将接入高德平台,服务覆盖全球市场。计划推出有人驾驶的L4级体验汽车Robo,搭载4颗图灵AI芯片和2套智驾模式,智驾能力超越Max版和Ultra版。
小鹏亦将开放机器人IRON的SDK,并与宝钢集团建立生态合作,其人形机器人IRON将搭载第二代VLA大模型,并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规模化量产与投放,初期将应用于宝钢的工业巡检等复杂场景。最后,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的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这款飞行汽车搭载鲲鹏超级增程系统,具备500公里以上的续航能力和360公里/小时的最高航速,能够支持最多6人乘坐,目前已进入试飞阶段。
▍马斯克:特斯拉AI5芯片分为由台积电和三星电子代工制造,2026年试产,2027年大规模量产
IT之家11月5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X上回应网友关于“Tesla AI5芯片”的讨论时,首次披露了该系列芯片的生产计划与后续路线图。特斯拉AI5芯片分为由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制造的不同版本,目标是让AI软件在不同版本芯片上实现完全一致的运行效果。

马斯克指出,特斯拉将在2026年获得AI5芯片样品,并可能生产少量芯片,但大规模量产要到2027年才能实现。他还透露,特斯拉已经规划了后续版本:AI6芯片将使用与AI5相同的代工厂(台积电+三星),目标是实现约2倍性能提升,预计2028年中期量产。至于更远的AI7芯片,马斯克表示该版本将采用不同的代工厂,因为设计更具挑战性。
▌国内
▍大众与地平线合作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
11月5日第一电动消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其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中国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酷睿程(CARIZON),将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SoC)。这款芯片专为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旨在为高级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支持,能够实时处理大量数据,提升决策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酷睿程的首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预计将在今年投入量产,单颗芯片算力达到500至700 TOPS,针对中国复杂的道路和出行环境进行了优化。该芯片预计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量产交付,2026年起,搭载CEA架构及酷睿程研发的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将陆续交付中国消费者。到2027年,大众集团计划推出超过20款电动化车型;到2030年将提供约30款纯电动车型。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启用:拥有独立决策权,能够将开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
IT之家11月5日消息,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研发战略的重要升级。该研发中心集研发、采购和质量控制于一体,拥有独立决策权,能够将开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极大提升响应速度。保时捷全球CEO奥博穆表示,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将推动“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理念,把中国数字创新融入产品设计,使车辆适应数字时代需求。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将整合在中国的相关核心实体,创新性纳入本土采购与质量保障职能,构建完整研发链路体系。此次整合实现了“本土研发、本土采购及本土质量控制”三位一体的重大升级。首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信息娱乐解决方案将是该中心成立后的首个技术落地成果,计划于2026年搭载至保时捷车型。
▍消息称字节跳动发力人形机器人领域,百万高薪招聘具身智能算法专家
财联社11月5日消息,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团队启动了一项高规格招聘,寻求“操作算法资深专家(具身智能)”,专注于“人形具身机器人”的研发,月薪待遇高达95-120K。这一动向被视为字节跳动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实质性发力。
该职位的核心职责包括主导研发人形具身机器人的操作算法、参与具身大模型的预训练与部署,以及推动算法在硬件上的系统集成与部署。职位要求应聘者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专业方向为计算机科学、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此前,字节跳动已下场研发机器人,多集中于AGV等轮式物流机器人。近日,字节跳动与赛力斯集团宣布联手探索推动人形机器人量产与应用,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今年智能机器人产业平均增速应该有100%,要到ChatGPT时刻要实现两个80%
澎湃新闻11月5日消息,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中国今年的工业机器人对外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51%。他认为今年智能机器人产业平均应该有100%的增长速度。
王兴兴提到,宇树的第二款人形机器人G1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客户在进行二次开发,包括参加各种活动。他认为这款产品在未来一两年内仍将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型号。他还表示,据其乐观估计,宇树的第三款人形机器人R1在2026年或将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多的小型人形机器人。R1已准备量产,预计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发货。王兴兴在论坛上还提到,具身智能目前仍还没到GPT时刻,泛化能力还不够。他认为,如果在80%的陌生环境中,机器人可以根据指令完成约80%的任务,基本上就已经达到了ChatGPT时刻。目前,宇树科技正处上市辅导阶段,计划在10月至12月之间提交上市文件。
▌国际
▍丰田汽车2026财年第二财季经营利润8395.5亿日元同比降27%,净利润增62%
第一电动11月5日消息,丰田汽车发布2026财年第二财季报告,经营利润为8395.5亿日元(约合389.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净利润为9320.8亿日元(约合4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销售净额为12.38万亿日元(约合5739.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

丰田汽车上调2026财年业绩预期:
预计经营利润为3.40万亿日元(约合1576.21亿元人民币),此前预计为3.20万亿日元;预计净利润为2.93万亿日元(约合1358.32亿元人民币),此前预计为2.66万亿日元;预计销售净额为49.00万亿日元(约合2.27万亿元人民币),此前预计为48.50万亿日元。
▍宝马M系列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7.9%,电动化车型同比增长15%
IT之家11月5日消息,宝马集团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旗下高性能子品牌宝马M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9%,成为集团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宝马M系列车型,包括紧凑型M2、M3/M4双车组合、M系列SUV及电动化M Performance车型,均受到市场青睐。宝马集团全球总交付量同比增长2.4%,达到1,795,734辆。其中,电动化车型交付量同比增长15%,占总销量的26.2%,纯电动车型占总销量的18%,在欧洲市场占比高达25.5%。
宝马M GmbH在2025年上半年创下历史最佳销售纪录,全球交付量达105,962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6.5%。宝马M将在“新世代”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首款纯电动BMW iX3将于2026年推出,M系列衍生车型也在开发中。首款纯电动M3(内部代号ZA0)即将问世,随后将于2027至2028年间推出宝马iX3 M(或简称为X3 M)。
▍软银与OpenAI宣布成立合资企业,26年推出企业级AI解决方案
第一电动11月5日消息,软银集团与OpenAI集团PBC联合宣布,双方已于2025年11月5日正式成立合资企业“SB OAI Japan”。该合资企业将致力于推出名为“Crystal Intelligence”(晶睿智能)的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旨在通过AI技术重塑日本企业的管理与运营实践。
“Crystal Intelligence”将依托OpenAI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日本市场独家推广。该解决方案集成了OpenAI的最新产品,并配备定制化实施与系统集成服务,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上市。在向日本客户正式推出之前,软银公司将率先作为首家用户部署并应用该技术,通过在产品开发与业务转型中实际验证其效能。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运营洞见,将由SB OAI Japan逐步整合并向其他企业客户开放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