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汽车绿色排行榜发布 比亚迪再夺魁
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月28日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在北京举办了2011中国汽车绿色排行榜发布会。会上,iCET的总裁兼执行主任安锋博士代表iCET首次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排行榜及中国环境友好汽车排行榜。
”十一五”期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为各家跨国公司所看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随着新产业规划的出台,不少汽车企业意欲在企业重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等产业格局的关键点上大显身手。
发布方希望通过汽车绿色排行榜的发布为公众提供用车的环境信息,指导绿色消费,引领绿色低碳生活;通过对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发布, 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及向市场推销更多环境友好汽车,促进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进行监督。同时,为政策制定者制定汽车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共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10年度中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排行榜
iCET作为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倡议发起单位之一,密切关注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是将企业所有车型的燃料消耗量按年度销售量进行加权平均,反映了企业以市场销售为基础的燃油经济性水平,引导政府与社会关注企业整体的油耗水平,而非个别车型。据悉,该排行榜的结果,主要依据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油耗和销量数据,使用标准方法学对主要汽车集团、主要汽车企业、合资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企业共四大类几十家企业及集团2010年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详尽分析。
安博士表示”2010年度中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排行榜”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集团与企业排名与企业产品结构、产品销量关系密切。以华晨广汽为例:企业集团以宝马及汉兰达等大排量轿车SUV为主,企业平均燃料消耗较高,而比亚迪长安企业集团以微型车、小型车为主,故企业平均燃料消耗较低。同时,产品销量也将影响企业排名。以广州本田和广州丰田为例:两家企业产品结构相似,均有中高级轿车及紧凑型轿车,但广州本田旗下紧凑型车销量远高于广州丰田,因此广州本田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较低。
二、合资品牌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总体高于自主品牌企业。根据iCET研究,2010年我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百公里约为7.8升。自主品牌中除少数三家企业外,其他企业均低于平均值。然而合资品牌企业中只有铃木和现代低于平均值。因此,从燃料消耗水平来看,我国自主品牌企业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同时可以看出自主品牌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与其产品结构有关,大部分自主品牌企业以生产小排量、低油耗的小型车为主。
三、中国汽车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总体下降2.7%,合资品牌企业总体下降4.2%,自主品牌企业基本没有变化。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当重视调整产品结构、开发节能环保汽车、降低单车的燃料消耗。同时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扩大节能环保汽车的销量比重。从单车油耗和销量两个环节下手,降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
2010年度中国环境友好汽车排行榜
为了推动环境友好汽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Vehicle , EFV)的发展,iCET在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以及美国节能理事会的支持下,开发了中国环境友好汽车评价方法学。该方法学依据工信部和环保部等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以汽车全生命周期为评价基础,综合考虑汽车生产与使用、燃料生产与分配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以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汽车燃料消耗类型、汽车燃油经济性以及汽车整备质量为基本评价参数,为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每款汽车进行绿色评分,从而将汽车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为生产商、政策制定者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为此,iCET还独立开发了中国第一个环境友好汽车在线评估系统,并在高德软件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开发了在线评估系统手机版。中国环境友好汽车排行榜以该系统为基础,对系统内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豪华型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多功能车(MPV)、跑车及新能源车在内的共十大类汽车进行了绿色排名。
安锋博士指出,通过排行榜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思考————首先假设现有各类型车的车主都选择购买本类型车中绿色得分最高的车型:如现有微型车车主都驾驶精灵Fortwo,现有小型车者主都驾驶夏利N3+,现有紧凑型车主都驾驶本田思域混合动力……,那么总体燃料消耗将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左右。如果我们极端假设全部消费者均驾驶混合动力汽车,因为混合动力的百公里油耗仅为4.7升,那么总体燃料消耗将在现有基础上降低40%左右。
背景资料
绿色得分:表征车辆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友好性。绿色得分取决于四个独立的变量:尾气排放标准,燃料类型,燃料经济性以及车重。这些变量用于计算三个相对的影响类型:车辆尾气排放(基于排放标准和燃料消耗量)带来的相对健康影响、从油井到车轮带来的相对温室气体影响(基于燃料类型和燃料消耗量)以及生产过程带来的相对环境影响,通过设定比较基准进行标准化后将三种影响类型影响指数的加权求和计算得到绿色得分。
( 编辑/李艳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