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回收会增加电池循环次数吗?
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机,在元件结构和线路连接方面,与发电机几乎一模一样,如果改变转子的运转方向,电机就能转化为发电机。
传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减速或停车时,电机输出的电能,是通过刹车盘与刹车片的摩擦,转化为热能散发于空气当中的。为减少能源浪费,工程师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加装了一个变流器,在车辆处于惯性滑行或制动状态时,变流器就会自行启动,通过电路控制使原本用作动力输出的电机改变运转方向,转化为发电机,利用一部分前进的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储存于动力电池之中。这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也叫动能回收或动力回收。
动能回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使动力电池电量增加,有利于延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并减少制动系统的磨损。
从动能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动能回收过程实际上就是电机为动力电池短暂充电的过程。动能回收触发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动力电池被动充电的次数也越多,时间也越长。因此,动能回收实际上是会增加电池的充电时间与次数的。
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充电循环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所谓充电循环,是指电池在满电状态下,将电量耗尽又充满的过程;充电循环次数就是电池经历这样一个完整充电周期的次数。
充电循环次数与电池充电次数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与电池累计充电量具有一定的联系。若单次充电量为电池容量的50%,则经过2次充电完成一个充电循环;若单次充电量为电池容量的20%,则经过5次充电完成一个充电循环。
动能回收的触发场景是车辆制动和惯性滑行。在日常用车时,车辆处于制动和惯性滑行的时间是很短的,次数也不是很多。像车辆从时速100公里到刹停,制动距离普遍只有40余米,无非就是几秒钟的事。更何况,动能回收只有在半踩制动踏板或松开加速踏板惯性滑行时才会触动。而且,动能回收系统工作时,效率并不是很高,回收功率一般不会超过20kWh,也就处于最低级别的快充充电水平。
动能回收时间短,功率低,因此,动能回收虽然能通过向动力电池充电,使电量增加,但要想完成一个充电循环,是非常困难的。毕竟,电动汽车在平路上行驶五六百公里,动能回收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而电池完成一个充电循环,基本上需要一个多小时。
因此,动能回收虽然能增加电池电量,但不会使电池的充电循环次数明显增加,更不会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前终结。要知道,在实验室特定的条件下,以1C的充电速率持续充放电,三元锂电池在经过1000次左右充电循环,磷酸铁锂电池在经过2000次充电循环之后,电池容量才会衰减至初始容量的80%。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汽车知识官
本文地址: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