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黄宏生:“造汽车”是我人生最后一搏

图1

为了改变中国的环境,他宁愿在花甲之年二次创业,宁愿不做“富家翁”,也要在汽车行业放手一搏。

“彩电大王”黄宏生要造汽车了!

听到这个消息,凡对汽车行业的现状稍有了解的人,便难免生出疑惑: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如何能够这样的决绝果敢?在汽车行业低迷徘徊的时刻,仍然义无反顾地发起冲锋?

黄宏生,已经百亿身家却选择二次创业。熟悉他的人难免为他的身体状况、事业前途而担心:即使不做海边驾游艇、雪山叹人生的富家翁,也不必在花甲之年进入一个完全陌生且竞争惨烈的领域,重新开始商战一线赤膊上阵、“刺刀见红”也不退缩的生活。

图2

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黄宏生

黄宏生,本是彩电行业的“一哥”,却在汽车行业行至低谷的时候昂然跨界。

前方,是走过百年、见惯风雨的传统车企横刀跃马;后方,是恒大、宝能、百度、阿里等越山而来的行业寡头虎视眈眈;头顶,是中美贸易战旷日持久不见偃旗息鼓、欧美市场经济下行却无力激活;脚下,则是智能化、电动化与互联化的潮水汹涌走势变幻,一招不慎就可能踏错踩空……

从副厅级“官员”到“彩电大王”,从家电行业进入客车行业,黄宏生已经赢得两个回合的胜利。自电动客车转入乘用车,等待黄宏生的却是连声的质疑:前期研发的巨额资金、脱颖而出的核心技术从哪里来?逆流而上的自信、面对失败的勇气又从哪里来?

“苦修智慧,难修能力”,是黄宏生经常勉励同事的格言,也是他用来激励自己的警句。缺衣少食的童年生活、迷茫无奈的上山下乡、九死一生的创业经历……不仅让他变得坚强,更是坦然面对任何挫折与挑战:“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切都可以卷土重来。”

图3

能源革命、出行方式即将迎来巨大变革的前夜,63岁的他,选择了汽车行业。他所要的,不是眼前的鲜花、耳边的掌声,而是再一次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眼光与实力;他所想的,不是个人账户中的数字跳跃,而是投身实业报效国家的赤子使命……

黄宏生造车,是汽车行业增加一名惯于驰骋疆场的老将、投入一支有梦想更有实力的生力军;对于他自己而言,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搏,誓要画出生命中最亮丽的那道彩虹。

逐梦

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在跟着票子、追着位子、想着房子、绕着裙子……转瞬飘过;黄宏生,始终在追着梦想奔跑。

进入家电行业、成为彩电大王,是因为梦想;进入汽车行业,放手一搏,同样是因为梦想。黄宏生的“汽车梦”始于一个知青对“改变命运”的期待,“家电梦”则源自毕业设计开题时的“豪情”。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单一经济体制的问题逐渐暴露,劳动就业成为全国性问题,“上山下乡”成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的方案。1973年,“海口知青”黄宏生来到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黎母山,海南五指山的支脉,山势险峻、林海苍茫、瀑布飞腾,林区的大部分土壤是花岗岩和砂岩风化而成的砂壤土,适宜动植物生长。这也是琼中县在此地设立林场的重要原因。无论天晴落雨、无论炙烤熏蒸,伐木、除草、开坑、施肥、载种……永远不会停止。

图4

在这里,高中毕业的黄宏生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吃饭、睡觉……周而复始,谁也看不到改变“环境”的可能,谁也没有自我“救赎”的能力;剩下的只是无奈与绝望,有的人就此认命沉寂,有的人则转向投机钻营,黄宏生在静静地等待。

虽然时间已是上世纪70年代,林场却仍处于“农耕时代”:简单的生产工具、原始的劳动方式。拖拉机是林场惟一的具有工业时代印记的生产工具。每当拖拉机启动引擎,被落叶、枯枝覆盖的地面也跟着抖动起来;几十米高的乔木被绑在拖杠上,怪兽一般的拖拉机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蹒跚挪步,将成捆的原木拖下山……

黄宏生说到这里,眼神中闪现出一丝畅快、一缕向往,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苦中作乐却激情燃烧的日子。他说:“我就很想成为一名拖拉机手。现在回想,那时的我,心中已经隐约有了汽车梦。”

那不仅是成为一名拖拉机手,拥有一份令人尊敬与羡艳的职业,改变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更是心中对于改变世界的渴望——渴望改变力量的对比,渴望改变周围的环境,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在泥泞漩涡、腐叶杂草中挣扎,最终变得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1977年,教育部宣布恢复已经中断10年的全国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地市初选,统一考试,省市自治区批准”的方式,择优录取选拔人才进入大学。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已经在林场劳作了4年的黄宏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人生中第一个把握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

经过考试,黄宏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华南工学院录取线最高的无线电专业录取,在21岁时走出海南中部的大山、进入大学的校门。他回忆说,“当时根本不敢想自己能考上大学。突然接到通知书,外婆非常高兴,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图5

77级,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虽然年龄参差、经历各异,但每个人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都倍加珍惜。按照学校规定,校内所有的教室、宿舍,晚上11点钟统一熄灯。在熄灯后,学生们还是会“凿壁偷光”——利用路灯、水房的照明继续读书、复习,直到深夜。这并非考试之前的突击复习,也不是为了应对随堂考试,而是黄宏生和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习惯。

每逢下课铃响,老师“根本就没有机会”合上讲义转身离开——总有同学围住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即使耽误了课间休息也“在所不惜”。这种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源自对于时间的珍惜、对学习的重视,要在有限的时间学习尽量多的知识。

在77级的学生中,黄宏生是最喜欢打破砂锅寻根问底的。即使是那些被同学们普遍认为简单的问题,也从不放过任何一点“存疑”之处。正是敏于行的习惯与精于勤的态度,让这个刚入学时的“后进生”,在大四时的平均成绩达到93分。

上世纪80年代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还只是停留在电影里、口号中。中国百姓的生活,收音机、手电筒就算是“家用电器”了。准备毕业论文时,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电子管收音机——相对于晶体管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但黄宏生选择的题目却是《黑白电视机的设计》。

很多同学看了题目后笑他不切实际,年少轻狂的他却依然坚持,还在老师和同学们怀疑的目光中许下了一个宏大的愿望:造一个中国的“索尼”。

从那一刻起,黄宏生就已经选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坚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坚持

从1988年下海、成立创维,到赖伟德出任董事局主席、推动创维转型……28个寒暑,黄宏生终于“功德圆满”。其间,既有艰难、挫折、挑战,也不乏喜悦、成长与收获……

图6

黄宏生并不讳言曾经遇到过的失败,他双眼注视着《汽车人》记者,真诚而恳切地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创业确实会有很多困难、很多挫折,但很多时候,要做的只是‘再坚持一下’。事情过去再回头看,就会发现一个规律——‘越努力,越幸运’。”

了解黄宏生成长经历的人,不一定同意他关于“幸运”的论断;了解黄宏生奋斗历程的人,却会同意他关于“努力-幸运”关系的定义。他经历的苦与难,足以令最坚强的人落泪;他行动的执着、内心的坚韧,则可以令最慵懒、最懈怠的人发力奔跑。

黄宏生的童年颇有几分“雾都孤儿”的模样。在中学教书的父亲因为专业被定为“右派”,为逃避打击而远走他乡;身为独生女的母亲考入“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忙于学业而没有精力照顾他——虽然父母双全,他却只能靠年迈的外婆抚养长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土地改革”中,带着女儿孀居、没有一亩土地的外婆,因为无力“反抗”,被村里强硬地“摊派指标”而成为“地主婆”。为了照顾年仅2岁的黄宏生,外婆先是投亲靠友,又在街头摆起摊档卖豆腐。时至今日,黄宏生仍然记得外婆熬豆腐的味道,卖豆腐的样子……说起外婆,黄宏生的情绪有些激动、音调也变得高昂起来:外婆熬的豆腐是村里最好的,每次出摊,大家都会来买。

虽然生活艰难、缺衣少穿,但黄宏生读书甚是用功,完成功课的同时,每天都会以日记记录生活。黄宏生回忆说,村里不会给“地主婆”盖房,直到他上小学,家里一直住着茅草房——外面下小雨时,屋里嘀嗒嘀嗒;外面大雨时,屋里就变成了中雨。一次上学忘了苫盖,多年积累的日记也被突然而来的雨水泡烂了……直到母亲分配到海南地区防疫站工作,全家搬到海口,生活才变得好一点,黄宏生也转到城里的学校读书。

图7

黄宏生说:“困难的生活,只会培养人性的刚强。这样艰苦的环境,我还能走过来,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

“苦修智慧、难修能力”并非一句漂亮的警句。在下海创业的过程中,黄宏生始终将“苦”作为鞭策自己前行的动力,将“难”作为驱动创维成长的引擎。

在彩电市场小有名气后,创维将市场方向从农村转向城市。这是创维积蓄能量之后的实力展示,也是重要的一次战略转型。但让黄宏生没有想到的是,农村市场拿下了,大城市的门却依然禁闭——亲自抱着彩电跑市场,人家看看却摇摇头说,这是什么牌子?没听说过。

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黄宏生请来颇受内地观众喜欢的香港歌手张明敏,作为创维电视的代言人。从西装到中山装,从维多利亚港湾到慕田峪长城……将“创维情”与“中国心”相连、创维电视与中国制造相连,将创维所要传达的民族品牌、产业报国的理念完美传递。从那时起,创维进入了中国家电的“第一军团”。

图8

即使是在成为“彩电大王”后,创维同样经历过新品牌的冲击。乐视的“超级电视”以“硬件免费”的模式入市,仅2016年全年的出货量就逼近千万台。这样的销售量级不仅挤占了传统电视企业的利润与份额,还使得整个电视行业面临倒闭潮、洗牌潮。

面对乐视的步步紧逼,创维的路该怎么走?默默退出彩电市场,将资源转投“白电”?还是自降售价,一省一市一区一县地血战到底?从高管到员工,都在看着黄宏生、等着“最后的决定”。就在黄宏生强调“再坚持一下,困难一定会过去”的时候,乐视因为资金断裂而轰然倒下,曾经的帝国、美好的亚特兰蒂斯瞬间崩塌。

低谷

成功者总是被人抬头仰望,却少有人低头回望他们经受的苦难、爬过的山谷。黄宏生说:“苦难并不是遗憾,而是财富。受苦的人,最终会迸发出‘爱’。无论做家电还是造汽车,我都是出于‘爱’。”

1988年到1991年,是黄宏生创业路上的第一个低谷。

从华南科技大学毕业后,黄宏生进入中国电子进出口华南公司任助理工程师,并自告奋勇担任技术翻译,参与了一系列国家技术引进和彩电国产化等重大项目。二战后,各国对于高科技的迫切需求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进入民用领域,改善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与信心传播方式,电视机、手持电话虽然尚未完美,却是民用市场中的“佼佼者”。

图9

一台9吋的电视机,屏幕不大,却能将遥远的国家、遥远的人们链接在一起;只有黑白两色,却能向一个世界讲述另一个世界的故事。黄宏生认为,电视的背后蕴藏了改变的力量,电视的市场同样蕴藏了发展的潜力。这一判断直接促使黄宏生做出了“下海”的决定。

黄宏生没有想到的是,下海经商的道路并不平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和技术。黄宏生决定: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电视遥控器开始。“有次我去东北出差,发现‘没有遥控器’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天寒地冻,想换个电视频道,还得从被窝里爬出来。”遥控器做出来,很多电视机厂来联系,订单像雪片一样。凭借一支小小的遥控器,黄宏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时,造电视的梦想又开始在心头萦绕。

黄宏生回忆,当时生产电视的门槛很高,不但要有资金、技术,还要有厂房和工人,更要有生产的许可证。他决定“曲线救国”,先从设计电视入手,卖设计图给生产商,逐步积累经验和资历。这种既无核心技术、美学思想、也无工艺基础和成本优势的设计,自然是被制造企业弃之如敝屣……黄宏生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宏生得知香港讯科将被收购,一大批技术工程师面临失业。于是他立刻联系这批工程师,以“15%股份、原始股东”为条件,将完整的技术团队收入麾下。从这一刻起,黄宏生和他的创维才算是正式进入“轨道”。

不出所料,在技术团队的支持下,创维仅用9个月时间,就将新一代彩色电视摆到了德国柏林消费类电子展的展台上,一次就收获订单2万台、销售达到3000万美元。

1991年起,创维正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黄宏生开始认识到创新的力量与团队的重要。到2000年,创维销售额突破70亿,一步迈入国内彩电企业前三甲,并在香港主板上市,筹集资金数高达十亿港元。创维站起来了,黄宏生成功了。

2006年,创维不断成长,产品研发、渠道拓展也顺风顺水,黄宏生开始筹划多元发展,瞄准的方向是房地产。没有想到的是,筹款心切的他绕过正常操作程序挪用创维的资金,被香港廉政公署指控挪用公款而入狱。

2010年,经历4年磨难、处于半蛰伏状态的黄宏生注意到:身边的电动车变多了,既有老人驾驶、接送孩子的低速电动车,也有年轻人代步、外卖小哥喜爱的两轮踏板车;就连郊县的初中学生,也有人手一台电动踏板的趋势。

图10

经过十年的发展,手机电池已经从水杯大小到邮票见方,从镍氢主流到锂电主角、从待机4小时到待机7天……动力电池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续航里程从几十公里到数百公里,冷却、温控、储能、控制,都迎来技术的爆发期。

在家电业打拼了半生的黄宏生,“嗅”到了新的商业机会:由内燃机驱动百年的汽车,即将迎来一场动力的革命。2011年1月,黄宏生成功收购/重组“南京金龙”宣告,创建开沃汽车,正式进入汽车行业。

造车

决定“造车”,黄宏生受到的质疑与冷漠各半,真诚的鼓励却不多见。

有人质疑他造车的动机:初期投资后面加个零卖掉,还是打算发展几年上市套现?有人怀疑他造车的能力,李斌的蔚来风雨飘摇,贾跃亭的法拉第遥遥无期,戴森已经终结了汽车业务,谷歌也专做智能驾驶……黄宏生凭什么谈成功?

熟悉黄宏生的人都知道,造车这件事,他是认真的。

图11

不同于宝能,黄宏生造车,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拿到“准生证”。2011年,通过重组“南京金龙”,黄宏生拿到进入汽车行业的第一张“入场证”;随后成立开沃汽车,“创维系”的车企由此诞生。2012年,开沃通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查,拿到了第二张“资格证”;2017年5月,工信部发文同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升级为乘用车整车生产企业”——开沃从此拥有乘用车的“准生证”。

截至目前,虽然中国政府取消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限制,但对于知识产权、设计研发、注册资本等仍有较高的要求。受限于时间、资本以及节奏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初创车企”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工信部与发改委的“授权”,只好选择“曲线救国”。

宝能收购观致、车和家收购力帆、拜腾收购一汽华利以及蔚来授权江淮代工、爱驰混改江铃……都是为了赶在开工生产前拿到“准生证”,是寻找捷径,更是无奈选择。相比之下,开沃汽车获得“准生证”的路径已经是“最笨的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做实业应有的经历与态度。

不同于恒大,黄宏生造车,已经做好了产业储备。开沃汽车常务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董钊志表示:“从开沃汽车成立,一直在积蓄乘用车的技术力量,筹划生产乘用车。”2017年3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分别从核心技术平台、通用技术平台、产品研发平台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成立的南京创源天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Skysource),专注于可充电动力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汽车线束、高压配电箱、电机控制器、BMS等汽车核心零部件,为今后电动乘用车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比之下,恒大提出的“同步研发15款车、全球建立10大整车基地、年产新能源车100万辆、3到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集团”,计划虽然宏大,却少了“地基”的支撑。通过收购NEVS国能、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英国Protean,并入股科尼塞克和国内的经销商集团,恒大完成了产业链的设计,但发展的隐忧也同样明显。国能NEVS拥有的萨博资产,能否为新能源车提供技术支撑?卡耐的电池技术相比三星、松下和宁德时代又有几分优势?众多技术之间并无基因传承,谁有如此实力来实现最终的集成?

不同于乐视,黄宏生造车,已经理顺了资金来源。资金是黄宏生造车受到质疑最多的部分:受限于股东意愿,创维不可能直接掏钱造车;新能源汽车铺贴退坡,尚未结清的补贴还有不少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

图12

黄宏生对此却是信心满满,认为开源、节流可以使得开沃汽车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黄宏生说,开沃已经建立了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首先,新能源汽车补贴虽然退坡,但开沃电动重卡的销量是全国第二名。未来,渣土车、环卫车甚至是矿山车全部要电动化,电驱动较燃油驱动每年可以节省40万元成本,两年时间省下的钱已经够买辆新车……产品有性价比优势,自然会为开沃带来丰厚的利润。

其次,汽车的产业链覆盖上下游,不仅可以实现1:11的就业机会、提供高额持续的税收贡献,更为当地提供产业升级的机会——地方政府会积极支持,产业基金也是开沃可以期待的资金来源。

再次,开沃不会炫富,将节省每一分钱。那些动辄千人参加的大型发布会、投资以千万计的城市展厅,最终都会核算到产品的价格,只会增加用户的购买成本。开沃绝不会浪费,更不会让这些成本推高用户购车的门槛。

说到这里,黄宏生将右手放到左胸前,诚恳地看着《汽车人》记者说:“如果说我和那些‘造车新势力’有什么不同,我认为至少有两点:我在制造业有30年以上的经验;制造是长期的、苦中有乐的过程,我喜欢这种生活。制造是为了解决消费痛点,为用户带来便利和舒适,创造体验和价值,我很享受分享这样的快乐。”

评车

黄宏生没有也不会将汽车“神秘化”。在他的心中,“汽车不过是一个高级的大家电”。虽然没有使用“创维汽车”的名字,但“创维”才是“开沃”与“天美”(开沃汽车的乘用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此前,开沃已经与“创维”合作成立了一家全新公司“Skylink”,针对互联化与智能化两大发展方向,专门开发车机的底层系统与应用系统。而这,将是开沃与天美在乘用车市场立足的底气所在。

图13

今天的创维已经打造了“智慧家庭”系统,覆盖娱乐、视频、服务的大数据,对用户喜好有深刻的感知与了解。这一套系统,如果用于汽车,便是最好的差异化竞争力——既能够提升产品的品质,也能够提升服务的体验,更是未来搭建智慧城市的基础。

在黄宏生的认知中,既然创维可以在家电领域打败来自欧美的企业,在汽车行业也可以做到。他认为,“汽车不过是更高级的大家电”。

2001年11月11日,时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石广生在“多哈会谈”中签下名字,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时,金融、汽车等领域都得到了或长或短的缓冲期,而家电却属于“被放弃”的行业,必须“立刻”与西门子、飞利浦等全球家电巨头同台竞争。

令人惊诧的是,中国的家电行业不仅没有委顿、消亡,反而培育出如格力、美的、海尔、创维、老板等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不仅在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等大家电集体走强,烟灶、烤箱、吸尘器等小家电也实现行销全球市场。

从弱小到强大、从偏居一隅到称霸全球……今天的家电行业,不仅是“城镇化”加速政策的受益者,是中国社会“消费升级”的助力者,更是全球研发集群与产业链的整合者。

自1984年克莱斯勒在中国成立首家乘用车合资企业至今,中国汽车的合资之路已经走过35年。2017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分别达到2901.54万辆和2887.89万辆。但在以“保护”为名的竞争机制下,中国汽车始终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

图14

进入汽车行业,无论开沃还是天美,都是“小学生”。但创维在家电业的核心技术、在商场中的奋斗文化,都是天美进入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某种意义上看,特斯拉的成功代表了汽车革命的潮流。黄宏生强调:“汽车的本质就是带轮子的家电。电池充放电管理、电机动力输出控制……都是家电行业已经熟悉的领域。相对的,汽车法规、汽车行驶性能也确实是家电行业的‘软肋’。开沃与天美所要做的,就是用好优势、补足短板。”

黄宏生举起手又瞬间按在桌上,坚定地说:“改革开放40年了,没有受保护的家电业不仅从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变为百姓生活中的伴侣,而且打败了那些有市场口碑、有技术积淀的欧美品牌,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输出国。中国汽车行业要向家电行业学习!”

如果说,成龙的功夫是戏曲科班出身、善于利用周边环境,那么家电的“功夫”便是产品“价廉物美”、服务“无微不至”。“价格全球最低,而且逐年下降;品质全球最好,用上10年不坏;用户交费下单,产品送货到家;用户发现问题,服务随叫随到。而今天的汽车行业仍处于典型的‘卖方市场’——看车、买车要去店里,车子出现故障、使用出现疑问,还是要去店里……”黄宏生说。

谈到此处,黄宏生像是换了一个人,腰背挺得很直、双眼炯炯有神,盯着《汽车人》记者发问:请你告诉我,在汽车市场,谁是上帝?谁是公仆?

18年前,李书福曾在不同的场合阐述“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一个沙发”,并因此被称为“狂人”。2010年,这位昔日的“狂人”不仅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更以超然的勇气与决心,同步实现了“提升吉利核心竞争力”与“激励沃尔沃自主复兴”。

18年后,黄宏生提出了“汽车不过是更高级的大家电”。其实,无论是“轮子+沙发”,还是“高级家电”,都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于汽车本质与趋势的另类“提炼”。

在“轿车进入家庭”的时代,用户对于汽车的认知就是代步+舒适。而在“新四化”来临、能源革命蓄势的时刻,强调使用体验、比拼迭代速度、建立数字支撑,正是未来汽车与未来出行的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黄宏生与李书福对于汽车行业有着相近的认知。他们一方面在战略上“藐视”汽车制造,另一方面始终对自身实力、竞争态势保持清醒的认知,特别是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保持敬畏与尊重。

从另一个角度看,黄宏生与李书福都是孤独的“英雄”。他们有着大国工匠的精神,心怀造车的梦想;即使周围无人喝彩,甚至釜底抽薪,依然能够砥砺前行;即使遍体鳞伤,甚至跌落谷底,也不曾失去初心。

聚势

9年前进入商用车领域,开沃虽然经历风雨,但时间窗口相对宽阔、前进道路相对平坦。今天进入乘用车市场,天美是在“低潮”的时刻,踏上一条“艰难”的道路。

图15

进入汽车行业,“南京金龙”是开沃集团的产业基础。前者虽然独立于“四龙一身”之外,但金龙品牌的背书力量不容小觑。那时,金龙与宇通已经完成了对合资客车品牌的“清缴”,国内用户对中国客车的品质与服务逐渐认可。在这样市场形势下,开沃陆续闯过品质关、工艺关、信任关与服务关,快速建立起市场与销售的良性循环。

虽然拥有传统燃油客车的生产资质,但开沃集团坚持纯电动车的研发与制造,凭借专注的信念与先发的优势,逐渐获得地方政府的青睐,也赶上了来自中央、地方的电动车“补贴潮”。今天,补贴虽然退坡,但全国3000余个县、400多个市都在推动商用车“改电”,城市渣土车、煤矿使用的工程车全部要电动化,再一次为开沃带来发展的机遇与丰厚的回报。

然而,乘用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却完全不同。这里,不仅有汽车行业20年来最大规模、最长时间的负增长,有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对汽车定义的“质疑”、对未来出行的“拷问”,有中美贸易摩擦对于消费意愿的降温、对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阻滞,有理性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苛求、对使用体验的挑剔,还有华泰、力帆、铃木退市以及观致、长安PSA等待重组对于行业发展信心的打击……

黄宏生说:“香港回归,我们都很兴奋,但文化没有衔接,发展就没有动力。比如香港的电脑品牌,起家比联想早很多,但都没有坚持到最后。所以,我们必须链接真正的能量场。中国发展就是真正的能量场,是真正的大势。顺应国家伟大复兴的浪潮、借势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才有今天的创维。天美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顺势而为、实业报国。”谈到此处,黄宏生的眼圈变红了,声音也有些哽咽。

图16

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电子工业部工作的黄宏生,对于国家政策的方向有着特别的感知力。他感慨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脆弱的,只有连接上国家的大趋势,才能找到自我实现的机会。”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要注重“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12月初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显然,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发展是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趋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品质与安全可靠,才能真正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价值与产品竞争力,才能获得中国及全球用户的青睐,才能真正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才能真正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黄宏生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技术的创新、渠道的创新。无论政策推动还是企业主导,资金、资源、人才、政策都会因“创新”而改变、因创新而倾斜。在消费升级与国家政策的双重推动下,用户选择新能源车汽车的原因将不再是一块牌照、一份补贴,而是产品的科技配置、人性体验……这才是新能源汽车生存、发展的机遇。

图17

31年前,实现彩电的中国制造,发展中国自己的家电制造实力,是中国的“大势”;31年后,助力中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创建安全高效的生态体系,是中国的“大势”。

两种“大势”,都是以改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为目标。但前者更注重小家、可见的幸福,后者关注的是大家、长久的幸福。

从某种意义上,黄宏生打造天美、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是为了自己的财富积累,甚至也不是为了实现梦想。

黄宏生时常回忆2010年冬天来北京的情景:出租车堵在机场高速上,眼前不是蓝色的天、绿色的树,一切都被如同棉被似的雾包裹着。后来才知道,那“棉被”的名字叫做雾霾,经常吸进肺是要死人的。

黄宏生说:“燃油车这样发展下去,不只是行业没有前途,而是祸国殃民。为了改变中国的环境,我要在汽车行业投入下半生所有精力。”

开沃出品的电动大巴上市后,南京的大巴司机很开心地告诉他,车子开起来很流畅,加速时没有噪音,堵车也不用频繁地踩离合器了,和“百公里20升”的油耗彻底说再见了……说到这里,黄宏生锁紧的眉头展开了,眼角也漾起了笑意。

善败

对于汽车行业的新晋者,大多数人并不看好,甚至心存抵触。毕竟,这个行业拥有独特的产品节奏与发展规律,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但,能源形式的变化撞破了横亘路中、坚冰覆盖的幕墙。

尽管如此,新进入者或是初创车企仍会在前行的路上遇到诸如资金链断裂、人才流失,甚至技术落伍、经销商反水等诸多挑战……即使顺利度过危机,在智能、互联、电动的技术浪潮中,也没有谁能保证“平安上岸”。

图1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万历十五年》、《致良知》是黄宏生最爱的三本书。保尔·柯察金经历艰辛生活、战争烽火以及战后建设等重重磨难,勇敢坚毅、相信自己的力量,以“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为信念……与黄宏生创业初期的经历颇多重合。

黄仁宇则以平淡的笔法讲述明朝万历年间,皇帝与群臣、保守派与自由派在相互制衡中彼此消耗,最终使得兴盛的王朝走向衰落;书中的人物无论人性善恶、职位高低,均没有在事业上获得发展……与他再次创业时的心境颇有相似之处。

《致良知》则是记录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主旨。所谓“良知”,是指“知是知非”;“致”则是在实践中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便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已心;遵从良知之理,达到天人合一”,既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也是黄宏生心中的格局。

图19

汽车人传媒社长兼总编辑李苗苗(左)与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黄宏生

黄宏生说:“我们可能会遇到小失败,也可能遭遇到大失败。做电视、做汽车,我都曾经失败过。只要咬住青山不放松,一切都可以卷土重来。”

正所谓“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进入汽车行业,他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不是一个困难而是一番磨难,不是一次让步而是一回退步,不是一次挫折而是一轮挫败……没有这样的准备与心态,便不是那个以奋斗为生,以逐梦为乐,以报国为荣的黄宏生。

采访黄宏生对话精选

图20

《汽车人》:这么多“新势力”造车,您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黄宏生:首先,我在制造业有30年以上的经验。制造业是赚辛苦钱,但苦中有乐。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其次,中国汽车行业要向家电业学习。改革开放40年,家电从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到价廉物美的生活伴侣。中国家电打遍全世界,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输出国。

再次,创维打造了“智慧家庭”,未来可以“无缝衔接”地搬到汽车上。这是很多汽车企业所没有的优势。

《汽车人》:进入汽车行业的初心是什么?

黄宏生:在制造业摔打31年,我认识到“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

有些企业想利用互联网+的热潮吸收大笔资金,想成为“超级英雄”;还有一些企业倒得很惨,他们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产品质量。

开发同样的车型,天美的成本是互联网企业的1/10。同样的车,我们的研发费用低,但性能相近、品质更好。我的初心,就是要打造性价比最好的车,给中国的万千家庭带来幸福感。

《汽车人》:人才从哪里来?

黄宏生:汽车团队来自五湖四海,并构建了合伙人机制。中国的汽车工业沉淀了很多人才,而且开放会越来越充分,全球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具备了进入这个领域的条件。

现在,我70%的时间都在关注人才的培养,发现人才也帮助人才成长,真正的“奋斗者”总会被看见。

现在开沃集团有8大基地,每个基地的掌舵者都是未来的“接班人”。我会慢慢退出,站在山脚下,鼓励大家往山顶冲。

《汽车人》:现在进入乘用车行业,困境大于逆境?

黄宏生: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只能自己努力,却不可能改变世界和环境。

但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战胜,只要努力就可以。

《汽车人》:为什么选择做困难的事情?

黄宏生:在追逐财富的路上拥挤不堪,曲折险峻的山顶则人烟稀少。选择做难的事情,成功率反而很高。

《汽车人》:您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

黄宏生:中国的家电业已经把美国的家电打垮,汽车制造也并不是高不可攀。

特斯拉代表了汽车革命的潮流,汽车的本质就是“带轮子的家电”。

成龙的功夫是什么?是存活的功夫。家电的功夫是什么?是价廉物美、无微不至的服务,客户有任何疑问都能随叫随到。我是家电行业出身,要把家电的优势、奋斗的文化,作为一个差异化优势,带入到汽车领域。

我从来不说赚大钱,只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是我们的“皇帝”。

《汽车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情?

黄宏生:第一件是创业,真是九死一生。从农村市场转战城市市场,我请来张明敏做广告而获得用户认可,创维电视开始供不应求。

第二件是1999年我代表广东企业家参加国庆阅兵。我登上观礼台,与国家领导人相距不足10米。从阅兵开始到游行结束,我一直在流泪。这两件事,我终生难忘。

《汽车人》:您如何看待苦难?

黄宏生:从我一出生,父亲就划为右派,右派要升级成反革命,爸爸就逃到山里去了。那时,爷爷早已经去世,外婆被定为“地主婆”,一个人带着我投亲靠友,把我带大……这样的艰苦环境里,我还能走过来,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

苦难并不是遗憾,而是财富。苦大仇深是错的,苦大情深才是对的。幸福,来之不易,珍惜每一个人,每一个一起奋斗的人。深深受苦的人,爱会迸发出来。爱是解脱苦难的最好的力量。

《汽车人》:遇到困难,是什么在支撑您?

黄宏生:小时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坚定信念要无悔这一生。

创办“创维”后,今天已有4万员工,每年交几亿税收给国家,留给社会、家人都是奉献。

《汽车人》: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黄宏生:首先,找对了人,再难的行业就成功了一半。其次,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

最简朴的方法,也是我多年坚信的理论。如果这是秘密,这就是我的秘密了。

《汽车人》:您的价值观?

黄宏生:在自己擅长的范围,为社会做有益的贡献,确实痛苦,但也有快乐,这是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普世哲学。

赚很多钱只是刷存在感,产业持续进步,电动大巴、天美不断前进,肯定比钱能带来更多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汽车人》: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

黄宏生: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经历过文革前的缺衣少穿,等来了改革开放,见证了伟大的时代……我这一生是多么的幸运!

越努力越幸运,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激励会增加。我曾被组织调琼海县生产队当队长,工作做得好,离开时是全村的老百姓含着眼泪送我到村口。我的成分不好,原海南外事办主任、一位老八路亲自做我的入党介绍人。那一年,我才20岁。

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汽车人》:有什么爱好:

黄宏生:打球和读书。

现在读王阳明的传记,重新认识王阳明的伟大力量。他不仅是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也有地方治理经验;年轻时因上疏论救而获牢狱之灾,被贬到贵阳龙场;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对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受过挫折的人,他都是榜样。

此外,维克多·弗兰克尔博士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黄仁宇所著的《万历十五年》都是很好的书,值得放在案头时常阅读。

《汽车人》:喜欢的电影?

黄宏生:《英雄儿女》

《汽车人》:喜欢的歌?

黄宏生:《我的中国心》

《汽车人》:最崇拜的人?

黄宏生:华为的任正非。在超级帝国的封杀之下,他不但带领华为开拓创新,而且创办了中国的商业思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判。这在以前的中国是没有的。以前是有儒教、道教,有帝王将相内斗几千年,但没有商业思想。

《汽车人》:人生的格言?

黄宏生:难修能力,苦修智慧。

来源:汽车人传媒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3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