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不可复制的马斯克

“你可以从这个奇人身上得到一些启迪,但不要梦想成为这样的人。”

“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就。谁都能活得舒服快活,但如果人人如此,世界就无法进步。”这是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里主人公的一句经典自白。

《徒手攀岩》记录的是主人公Alex Honnold(亚历克斯·汉诺德)在2017年6月,无保护攀登(没有绳索、安全带或任何防护装备)高达900米的酋长岩的故事。

这座坐落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巨大岩石,在屏幕下绚丽而巍峨。但它近乎光滑的花岗岩岩壁、极窄的落脚点,以及各种严峻的地势,都让众多徒手攀岩者望而却步。因而,Alex挑战前尚无人徒手成功登顶。

挑战酋长岩50多条攀岩路线中最难的路线之一,Alex仅用时3小时56分钟,全过程仅有的保护只是一双攀岩鞋和防滑粉。这一壮举被另一位著名攀岩人Tommy Caldwell(汤米·考德威尔)称为“无保护攀登界的成功登月”。

“一旦出发,就没有回头路,稍有闪失,就会粉身碎骨。”硅谷资深人才专家、Tesla前亚太区高级顾问Tom Zhang博士看完这部惊心动魄的纪录片之后,在其新浪微博中感叹道,“特斯拉创始人Elon·Musk(埃隆·马斯克),就像这个攀岩者。”

作为Tesla亚太区第一个HR,Tom Zhang协助组建了Tesla在中国大陆、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的早期团队。

如果非要在风云诡谲的商业世界寻找一位“亚历克斯”,马斯克或许是最合适人选。正如Tom Zhang所言,他们就像平行时空里的两个翻版,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的忠实信徒。

亚历克斯简直就是为使命而活。他在乎的全部事情,似乎只有攀岩本身。为此,他住在房车里,吃简单的食物,没有碗,就用平底锅炒点青菜,直接就着锅吃……他不在乎是否拥有财富,是否娶妻生子,如何调和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等。

而马斯克偏执而狂傲,经常游走于舆论界的两个极端。在经历炼狱般的种种磨砺后,他和特斯拉终于迎来高光时刻。

2020年6月10日,特斯拉股价涨幅5.5%,总市值达1839亿美元,超过丰田汽车1814亿美元——这是一个将被铭记的历史时刻,继超越大众汽车集团后,特斯拉市值首次超越丰田汽车,坐上全球市值最高汽车企业之巅。

更多数字在为个迎接这个时刻而准备。今年3月,Model 3首次单月销量突破1万辆,两个月后,Model 3再次以11095辆位居中国新能源车销量第一。没有人知道,倘若其二期工程建成,产能满负荷运转,特斯拉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纯电动汽车市场上还会创造什么奇迹?

马斯克已经创造了人类奇迹。5月底,美国宇航局(NASA) 与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联手,商业载人航空计划(CPP)首次载人试航成功,开启全球商业载人航天新时代。人类航天史就此被改写。

为什么是马斯克?为什么是特斯拉?中国企业应该向不可复制的马斯克和特斯拉学什么?

01.

为什么是马斯克

“中国成功的企业家,无论是科技、金融、地产,还是汽车,基本无人愿意真正投入到可能要经历巨大失败、经济损失、多年嘲讽和很可能无法规模盈利的事情之中。大家都努力在产品和人之间,做流通效率和生产关系及服务体系的优化,很少人真正从最源头最底层做事情。”

这段评述来自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创业者马斯克的最好注脚。

28岁时,马斯克以3亿美元卖掉他创办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Zip2;31岁时,又以15亿美元卖掉他和彼得·蒂尔联合创办的第二家互联网公司paypal。实现财富自由后,他将全部财产投入新一轮创业潮,自杀般地同时从事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和太阳能这三个极其“烧钱”的高科技行业。

最艰苦的2008年,他几乎同时面临两家公司倒闭的危险。

这一年5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汽车真相”网站甚至开设一个名为“特斯拉死亡倒计时”(Tesla Death Watch)栏目,且红极一时。

“人们像看笑话一样关注‘特斯拉死亡倒计时’,但其实非常残酷。”马斯克的弟弟金巴尔·马斯克说道,“有一天,甚至同时出现了50篇谈论特斯拉会如何灭亡的文章。”

这是马斯克创业期间的常态。即便屈辱在左,压力在右,他也竟然奇迹般地把三家公司向前推进——SpaceX成为航空航天业最稳定的运营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酷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太阳城目前是最大商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供应商。

为什么是马斯克?

除外界普遍认为的勤奋和野心外,在一些资深硅谷观察者眼中,马斯克的成功,一方面源于他所具备的且十分罕见的“当代爱迪生”特质——不断创新,不断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他能调动各方面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背后折射的是,马斯克在公司内部成功地打造了一种让大家挑战不可能的文化。曾在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马斯克身边都工作过的乔治·布兰肯希(George Blankenship)表示,特斯拉的理念是,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只是还没有完成而已(It’s not possible – it just hasn’t been done yet.)。

乔治认为,乔布斯和马斯克很相似。“他们俩就像从不同的时间穿越到现在,试图把我们带到他们知道我们可以去的地方。为他们工作都非常疯狂,有时令人沮丧,有时令人振奋,但是当你完成了你之前认为不可能的工作之后,与他们一起工作的成就感非常酷。”

在资深科技记者阿什利看来,马斯克永远会要求员工考虑“实现路径”,而不是和周围人争论“是否可行”,这就是一个创业家和普通人的最大区别。

02.

为什么不可复制

在中国,特斯拉以及执掌者马斯克成为科技界、汽车界和财经界媒体追逐报道的对象。他们不仅适合被报道,还适合被谈论,其热度甚至超过其他国家对他的关注。

很多人都想不通,如果在特斯拉身上出现的调价、减配等类似风波,发生在任何一家中国传统汽车制造商身上,无疑都将带来巨大杀伤力。但令人奇怪的是,放到更长远的时间里看,特斯拉的市场号召力,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多大影响。

一位长期关注特斯拉的资深人士分析认为,最主要原因是,马斯克始终在给消费者传递一个强烈信号——特斯拉不是一个汽车公司,而是一个科技型公司,特斯拉本身是一个科技产品。这种科技自豪感带给用户的结果是,拥有一辆特斯拉的价值远远高于拥有一辆座驾本身,亦因此,大家对马斯克的容错程度相对更高。

马斯克确确实实颠覆了传统造车理念。一位行业人士告诉帮宁工作室,一方面,特斯拉开创了软件定义汽车性能与驾乘体验之先河。主要体现在整车、电池及电传动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工程水平,以及智能化软件及软硬件协同水平,尤其是OTA大大超出用户的体验预期。

另一方面,特斯拉树立了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产品标杆。具体特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以电传动系统为核心的整车设计理念。二是,实现“双M”设计构想,即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最大化,机器占用空间最小化。三是,通过优化整车结构和新型轻质材料运用,最大限度实现整车轻量化。四是,极简的智能座舱设计。五是,高效的Pack及BMS(电池管理系统)。六是,高水平的整车管理系统、电传动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以及三者的协同。

亦因此,特斯拉在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折损较少,电池寿命相对较长。综合概括,对产品和技术的极致追求,显然是特斯拉成功的根基。

中国企业应该向特斯拉学什么?上述行业人士认为,特斯拉在研发资源上的配置理念和行为,引领了行业的转型升级。特斯拉60%-70%研发人员是做软件开发的,传统的硬件主要整合全球资源,将硬件软化形成记忆,借助人工智能使企业研发体系具有自学能力,如Model 3车体设计和工艺工程技术进步就很值得传统汽车制造商学习和借鉴。

我们来看看马斯克自己的评价。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要不是来到美国,我肯定做不到。”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在阿什利看来,马斯克的成功不可或缺地还有硅谷这个肥沃的土壤。他在《钢铁硅谷侠》里写道,硅谷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能容忍各种异类,许多怪才、极客是在马斯克的感召下来到SpaceX和特斯拉。他们愿意忍受各种艰苦的条件,长时间勤奋工作,因为他们愿意去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创新事业,马斯克本身就是一个顶级怪才、超级极客。

更重要的是,在这片土地上,无论一个人的肤色、语言、宗教、身价、性取向如何,也不管这个人身上有什么缺点,只要能做出伟大的、能改变世界的产品,这个人就是英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马斯克,但这一千个人在一个问题上,却不可思议地达成了一致——马斯克的成功不可复制。正如丁香园CTO冯大辉所说,你可以从这个奇人身上得到一些启迪,但不要梦想成为这样的人。

这和Tom Zhang的思路不谋而合。他认为,就像徒手攀岩一样,马斯克这段冒险之旅,即便重新再来一次,结果可能也会全然不同。

来源:帮宁工作室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