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航:给自主事业的“逆耳忠言”
熟悉赵航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一个爱说”好话”的人。如果只是说一些不痛不痒的现状,或者几十年前就存在而解决不了的问题,措辞再华丽也是陈词滥调。
对于敏感话题,赵航几乎从不规避,不管能说的还是不能说的,他的处理方式都是————先吐为快。据他本人说,”本来,中汽研就担负着给汽车工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或者意见的责任,我们是智囊、是专家库,我们不说真话,不给政府正确的建议,就是对这个产业不负责任,实际上最后也是对国家不负责任。”
在接受作者采访的过程中,赵航第一次全面地表达了自己对汽车工业的”逆耳忠言”。
中汽研主任赵航
”韩国模式”不可盲目复制
韩国人支持国货是多重原因下的结果,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我们自主品牌不争气、自主投入不足、中国国民也没有骨气。
韩国人那样就推崇自己的车,是因为开着外国车的话,税务局也会查你,警察也罚你,谁都折腾你,我们能这样吗?现在如果谁开进口车、合资车,我们就砸谁的车、查谁的车,这样行吗?现在中国的市场就是这么大,加之市场的主要力量是合资品牌,还是得满足最大限度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一刀切”的做法肯定是不可能的。
自主品牌才是”亲生的”
现在,自主品牌没有得到国民待遇,反而是合资品牌享受着”超国民待遇”。
只要一说收窄对外资的政策(包括曾经砍掉的”减三”、”免三”等),就会有人出来说这是反对改革开放。这种说法未免太武断。
在最初吸引外资的时候,确实要有个好的噱头,但现在过了30年,应该有一个新的政策了。
我们自主品牌现在在乘用车上只占约28%市场份额,我们这么多个企业,两千万辆的市场,我们只占四分之一多一点,这还不足以警惕吗?合资才是50对50的股比,可是市场却是72%对28%的比例!
再看看我们这些自主品牌企业的生存状况,有的是赔本赚吆喝的,有的是往里砸钱树品牌的,有的是在贫困线挣扎的,有的是外债累累的,已经走不动了。而合资企业一路高歌猛进,那都是金银满钵,有的是钱。
所以,这些状况都综合起来看,实际上自主品牌的危机不主要来自于自主品牌企业自身,说它们不努力、投入研发不足,是不全面、不客观的。当然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惟一原因,应该更多地从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上、从汽车引进技术这些政策上进行调整,从政策上,给自主品牌留出一定的市场空间。
股比开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对合资的整车企业50:50的股比一直在坚守着,实际也就是属于默认下来的祖母条款。原来发动机也有这个股比,现在也没有了,但这本来就是大势所趋。
因为,股比开放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要对本国、本土的产业构成威胁,对本土产业构成威胁的话,就只能被”双反”了(比如光伏)。
现在汽车这一块的关键零部件、尤其是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由于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自动变速箱、没有电喷,就不能”双反”,虽然我们眼看着着急,但也没有办法下手,只能自己培育这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等零部件逐渐发展起来,有一定能力了,再规定股比。
零部件企业生存堪忧
现在为什么都愿意做整车?原因是整车能压迫总成,总成能压迫零部件,零部件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
稍不注意,整车企业的款就会压个一年半载,承兑汇票再压你一年。一个小企业总共能有多少资金?这些企业本来利润率就很低,也就够还上银行贷款,发完工资,剩下的钱剩不了多少,整车企业再把资金一压,人家就没法活了。所以说,这些零部件企业就是要有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既能解决整车企业欠款问题,也不必担心销售渠道。
这一问题应该交给市场来调节,在优胜劣汰当中,拥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企业自然会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才是”锁”不住的
对于人才外流的问题,大部分企业是没有办法的。
人才也是市场化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水流,这是很难控制的,另外,这也不光是钱的问题,以前,可能给员工股份就可以把他锁住了,但现在时代变了,如果在上市公司有了股份,可以立即卖掉走人。
关键还是企业的文化问题。若是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前途、命运与他休戚相关,他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防止人才流失。
别再”反复抢救”了!
产业集中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退出机制的问题。如果建立很良好的退出机制,而不是中央国有、地方国有支撑的方式,自然会优胜劣汰。
现在优也胜不了,劣也汰不了,为什么呢?假如说这个企业困难,地方政府就给它输血打气,给地、给钱、给贷款,还让他继续干。
其实困难的汽车企业一直资不抵债,但是它不会破产,因为总有输血打气的,大国企争取上市指标,然后圈个几百亿,够花一阵的,就开始反复抢救。
但这样就不是市场机制,这就无法优胜劣汰,如果真正市场机制的话,像通用和克莱斯勒一样的公司也会破产。靠政府抢救,终不是存活之道,靠市场调节,才是健康的机制。
中国的税收无益于兼并重组
很多人都好奇,国外的公司为什么兼并重组那么容易、那么方便呢?例如,福特把沃尔沃收了,花10几亿美元买进来,卖的时候只卖几亿?这不是冒傻气吗?福特这些总裁怎么这么缺心眼呢?实际上你要研究它的政策,就会发现他不是缺心眼了。
美国的兼并重组、收购企业是可以列入税前的,也就是直接摊销到成本收入里,以福特为例,如果今年盈利非常好,盈利7、8十亿美元,一交税得交2、3十亿美元,那这时候我就不如买一个企业,买进来的合理避掉十几亿的税,或者能避掉更多。而中国要买一个企业,是用你自己的利润,不能用税收的钱买。这就不是有利于兼并重组的费用。
试问,如果我们也能参照美国模式,”拉郎配”还会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