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 武汉汽车零部件企业担心被竞争对手取代
2月20日,湖北省宣布全省各类企业先按不早于3月10日24时复工。对此,武汉一家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陈生(化名)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两个大哭的表情。
该公司是生产汽车空调电机的二级供应商,2019年营业额将近1.6亿元。往年的年头年尾,是该公司最忙的时期。去年的1、2月,该公司单月的销售额将近1500万元,今年却因疫情停产将近一个半月。
比起停工的经济损失,陈生更担心的客户的流失。
“我们的客户很多是外地的,它们2月初就复工了,因为缺货催了我好几次。但我们也没有办法,现在已经有客户在找同行替代我们,这是我最不想看到也是最痛苦的事情。”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陈生的公司原计划在1月23日放假,2月3日开工。出于对疫情的担心,在今年1月21日提前放假。两天之后,武汉正式实施“封城”防控。陈生原以为封城期是14天,结果疫情严峻,封城的时间延长。
1月23日早上,陈生驾车回到湖北咸宁老家。到家不久,村委会立即有工作人员上门核查信息,测量体温,并在他家门口贴了一张告示:武汉返村人员,谢绝来访。此后陈生一直被困在家中,几乎没有迈出过家门。而他的工作并未就此停止,首先是清查本公司是否有确诊新冠病毒的员工。陈生的公司厂区没有员工宿舍,他在公司附近的一个村子里租用了一些民房给员工当宿舍。如果员工因疫情需要被隔离,业主和村委会可能拒绝他们入内,这将给复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好在公司300多名员工迄今为止并没有一起确诊案例。陈生一度担心有些员工隐瞒信息,农历正月十五(2月8日)之后,他心里的石头才真正落地。
“从大年初一开始,各地社区、村委会每天会有工作人员上门量体温,如果真生病了是瞒不住的。所以到了正月十五之后,也就是14天的观察期过后,依然没有一起确诊的。”陈生说,1月份该公司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加点生产,员工没有时间外出,可能因此而减少被感染的概率。
陈生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尝试和公司所在地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沟通,希望早日复工,但未能如愿。1月29日,湖北省宣布全省各类企业不得早于2月13日24时前复工。
当时武汉已经开始要求回流人员自我隔离7~14天,陈生盘算之下,预估最快能在2月底复工。对他而言,这还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复工后可以通过加班加点来弥补生产进度。但直到2月14日,湖北全省各地市交通管制并未放开。随后在2月16日,湖北省宣布“城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2月20日,湖北省再次发出通告,要求全省各类企业先按不早于3月10日24时前复工。
在此期间,浙江等省开始鼓励企业复工,并出台一些支持性政策:在针对外地员工回流的问题上,金华市鼓励企业包车接回外地员工,包车实际产生的费用,由政府承担三分之二;鼓励企业利用厂区宿舍、职工公寓对县域外务工人员进行隔离观察,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的,给予企业每人300元的补助;要求外来员工居住地的管理部门,不得故意阻碍和人为设置障碍。
浙江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包了8辆大巴车接外地员工回厂复工,车上备有防护服、口罩、洗手液、测温枪、泡面、矿泉水、垃圾袋等相应物资。大巴车开到到各地的高速服务区接人,不下高速进入市区、乡镇等地面道路,以此降低感染风险。
被困在家中的陈生每天都会给上下游零部件公司打电话,询问复工情况。当得知全国不同省份汽车主机厂、零部件公司已经大面积恢复生产后,他更加焦虑了。他原本期望2020年保持增长。他的公司2018、2019年销售额持续稳定的上升,主要原因是客户面持续拓宽,该公司拿到了更多新车型的供货订单。
“有些客户一直在催我复工,他们缺货缺得厉害。我拼命想办法把模具和零件运到外省,在湖北以外找代工厂来生产。”陈生说,是有些着急的客户,已经在开发新的供应商。而他此时还必须协助客户去培训新的供应商,把图纸和技术参数提供给对方。
“这其实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但是没有办法,这是我给客户承诺的一部分。而且如果这个时候我不去提供帮助,未来客户还给不给订单我?我会不会从一供(主要供应商)变成二供(备用供应商)甚至三供(级别更低的备用供应商)?”陈生说。
2月18日,陈生收到武汉市防疫指挥部的通知,要求其短暂复工,为江铃汽车组织一批负压救护车的零件生产和供货。趁此机会,陈生在咸宁办理了返回武汉的通行证明,计划去武汉做复工前的准备工作。
“因为疫情,财务上不了班,没有办法发工资,没有办法收款,也没有办法付款,零部件库存消耗得差不多了,多一个礼拜就没用货用了。”陈生说,他希望尽快复工,开展业务,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他也担心复工的风险。
此外,考虑到外地员工返回武汉之后,租住地的村子可能拒绝他们入内,陈生要提前去沟通,如果解决不了,他就要去包几个宾馆来做临时宿舍。
“复工以后,肯定有很多问题。例如,有些外地员工因担心未必敢回武汉。”陈生说。
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第一财经,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