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晨报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朱华荣任董事长,今日媒体沟通会;小鹏G7UltraVLA智驾可能提前上车;理想VLA大模型8月交付
▌要闻
▍我国第三大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领导班子已确定,朱华荣任董事长,今日举行媒体沟通会
第一电动7月29日消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新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成,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销售、摩托车、金融服务及物流等。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领导班子也已确定,朱华荣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其他领导班子信息如下:
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
谭本宏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
贾立山、邓威、邓跃明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王锟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人选;
蒲星川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同时,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宣布将于 7 月 30 日举行“新集团成立首次媒体沟通会”。届时,集团公司核心管理层将集体亮相,各子品牌负责人将详解 2025 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与下半年业务规划。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未来将聚焦智能汽车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并加速全球化发展。集团计划加快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和欧洲五大区域市场。此次改革后,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数量共计100家,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位列第73位。至此,我国形成了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布祝贺消息,表示愿意与长安等同行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进步。朱华荣回应感谢,并祝愿中国汽车产业欣欣向荣。
▍何小鹏:小鹏G7 Ultra车型完成了“深度思考可视化”测试,VLA智驾可能会提前上车
第一电动7月29日消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向小鹏G7 Ultra车主汇报三个好消息。首先,小鹏汽车的图灵AI芯片通过了最严苛的车规级认证,按照15年不出现性能退化的测试标准,通过了全部测试。其次,小鹏G7 Ultra车型完成了“深度思考可视化”测试,车主可以在车机上直观地看到智能辅助驾驶的思考推理过程。最后,VLA智驾的上车时间有望提前完成全部测试并推送。
小鹏G7 Ultra将搭载本地端VLA模型,具备思考推理可视化、语音控车、主动推荐等功能。该车型还首发本地端VLM大模型,重新定义新一代智能座舱。智能座舱AI有效算力比行业旗舰大26倍,无需指令即可主动感知并提供服务。此外,小鹏G7 Ultra的OMS智能座舱感应系统支持远程查看宠物状态,配备物理盖板保护隐私安全。
▍理想i8上市售价32.18万起,首搭VLA司机大模型8月交付,同步升级至所有 AD Max 车型
第一电动7月29日消息,理想汽车宣布其全新六座纯电SUV——理想i8正式上市,起售价为32.18万元起,将于8月20日开始交付。理想i8共有Pro、Max、Ultra三款配置车型,续航能力最高可达720公里。新车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取消双A柱设计,拥有0.218超低风阻系数,定位中大型SUV,并首次提供双色车身设计。理想i8内饰采用环抱式座舱设计,配备双联屏、AR-HUD抬头显示等,座椅为全新造型,二排右侧为零重力座椅。智能座舱方面,理想同学升级为语音智能体,能自主调用超500个车辆功能,适配自主实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专属记忆连接的功能。动力配置上,理想i8全系标配双电机智能四驱系统,搭载自研碳化硅驱动电机,综合功率可达400千瓦。电池方面,提供90.052kWh和97.842kWh两种容量的电池组,支持5C充电倍率,10分钟可恢复500公里续航里程。安全方面,理想i8在净重8吨重卡对撞、侧撞测试中全部通过,全车标配9个安全气囊,拥有SUV车型中最长的侧气帘,28处电动开闭件具备防夹功能,标配激光雷达。
辅助驾驶方面,理想i8全球首搭VLA司机大模型,具备更强的思维、沟通和记忆能力,能够像人一样预判风险、认知世界、感知空间,并实现自然语言交互。该模型将于8月随理想i8交付,并同步升级至所有AD Max车型。此外,理想汽车还计划在年底为搭载J6M的AD Pro车型全量推送城市NOA功能。
▌国内
▍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开始向SU7系列车型推送
7月29日第一电动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宣布,1000万Clips版本的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已开始向小米SU7系列车型推送,支持SU7 Pro、Max和Ultra车型。这一版本的辅助驾驶系统通过增加训练学习数据至1000万Clips,提升了路况应对能力,使得加减速更柔和,驾乘体验更舒适,绕行更灵活,决策更果断,路口通过更顺畅,对道路理解更深度。
具体更新内容包括:优化端到端辅助驾驶(HAD),训练学习数据提升至1000万Clips,路况应对更从容更拟人;扩展城区技术栈至高速,升级后高速领航辅助功能更稳定,体验更舒适;优化泊车辅助功能;新增直线移车辅助-忽略侧向障碍物功能;新增寻位泊车辅助-漫游模式;新增防误踩功能「误加速抑制辅助(MAI)」。
▍7月第四周新势力榜:问界再破万辆稳居榜首,小鹏超越小米重回前三
第一电动7月29日消息,在连续三周销量下滑后,中国新能源车市于7月第四周迎来回暖。头部阵营中,问界表现尤为强势,周销量再度突破万辆,至此已连续7周稳居新势力销量榜首;零跑紧随其后,市场表现保持稳定;小鹏则实现显著增长,周销量环比大涨超 25%,成功反超小米与理想,重回榜单前三。
与此同时,此前长期徘徊在榜单第10名左右的岚图和蔚来正全力追赶,两者周销量均达到3200辆。值得注意的是,若将乐道和萤火虫两大品牌纳入统计,蔚来公司整体周销量可达5000辆,足以跻身新势力榜单第六位。眼下,被寄予厚望的乐道L90即将上市,这款新车能否成为推动蔚来实现突破的关键力量,仍有待市场检验。
▍首款全新长安深蓝L06亮相:搭载全球首款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
第一电动7月29日消息,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公布了新央企的首款全新车型“深蓝L06”。深蓝L06定位智能轿跑,搭载了全球首款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并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展现了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新车设计上采用了更多的曲线元素,整体造型更加舒展,有消息称该车10万级标配激光雷达。
深蓝汽车官方还宣布了七项服务全维焕新,特色用户活动已同步开启,30城持续开放高管线下面对面活动,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品牌影响力。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李传海: 吉利汽车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IT之家7月29日消息,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李传海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吉利汽车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公司。李传海强调,吉利在AI领域的布局早、发展快、普及广、转变大,是最快实现传统汽车向具身智能发展的企业之一,并致力于将AI引导成为人类进步的得力工具。
李传海进一步指出,吉利的下一步计划是构建“快交互+深思考”的架构技术,使AI从执行任务的工具进化为能处理复杂事务的智能管家。实现这一目标后,吉利的每一款汽车都将成为实体连接点,帮助用户连通到广阔的AI宇宙。
▌国际
▍特斯拉FSD观察学习人类行为,自动识别缴费后驶离收费站
第一电动7月29日消息,特斯拉车主@WifeDirtyTesla分享了一段视频,展示了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系统的一项新功能。在视频中,车主开启FSD后,车辆在经过一个无护栏的公园收费站时,能够自动停下来等待收费,并在车主完成缴费后继续前行。特斯拉AI负责人Ashok解释称,FSD通过摄像头监测交易进展,并在确认缴费完成后自行完成后续操作,显示了FSD正在通过车侧摄像头观察学习人类行为。
然而,这种学习方式并非完美无缺。有网友反映,在免下车取餐时,摄像头仅捕捉到车窗边的一些互动,有时不等取餐完成就想离开。特斯拉预计,今年年底前在美国部分地区面向个人用户开放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无驾驶员监管版),并预计未来几年内将经历从“前自动驾驶时代”到“后自动驾驶时代”的根本性转变。
▍中国需求强劲,英伟达紧急向台积电追加30万片H20芯片订单
7月29日,路透社报道称,由于中国市场需求强劲,英伟达上周向台积电紧急订购了30万片H20芯片,以补充现有60万至70万片的库存。美国研究机构SemiAnalysis数据显示,英伟达2024年售出约100万片H20芯片。英伟达CEO黄仁勋此前表示,H20订单量将决定是否重启生产,重启需耗时9个月。今年4月H20禁令公布后,英伟达曾警告需计提55亿美元库存减值,并损失了150亿美元潜在销售额。此次紧急订单表明,中国市场对H20芯片的需求远超预期,促使英伟达调整策略。
▍消息称微软与OpenAI深入谈判确保AGI技术使用权,OpenAI正招聘硬件人才
7月29日,据彭博社报道,微软正在与OpenAI就一项新协议进行深入谈判,以确保即使OpenAI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微软仍能继续使用其最新模型和技术。目前双方现有合同中包含一项条款,一旦OpenAI实现AGI,微软将失去使用部分先进技术的权利。据报道,双方谈判代表一直在定期会面,预计可能在未来几周内达成协议。此外,OpenAI需要获得微软的批准,才能完成向公益公司的转型。双方已就修订投资条款进行了数月谈判,其中包括微软未来在OpenAI持有的股权。
与此同时,OpenAI正在招聘多个消费硬件领域的职位,引发外界对其新品的诸多猜测。职位描述显示,OpenAI正在寻找人才共同构建“下一代全球最具创新的移动设备”,并涉及OLED/LCD显示屏、电池、声学、摄像头模块以及蜂窝和GPS系统等领域。此外,OpenAI还在寻找电气工程师,以设计和优化高性能硬件产品的下一代充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