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专家炮轰电动环卫车能耗高无推广意义

  ”无用、没有意义、能耗更高、政绩工程……”,6月29日,一场新能源汽车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殷承良出人意料地对电动环卫车做出了如此评价。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领域,电动环卫车已呈现出燎原之势。是何原因导致专家”炮轰”电动环卫车,电动环卫车是否真的”能耗更高”,在电动汽车发展的今天, 电动环卫车的实用性究竟有多强?  

能耗更高政绩工程 电动环卫车遭

  不利于节能减排

  据汽车商报7月4日报道,”纯电动技术还不太适合运用在商用车领域,目前我国提倡的电动环卫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月29日,殷承良向作者分析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衷是节能减排,但是由于电动汽车电池体积和质量庞大,造成车身重量增加,而环卫车的作用是载运城市垃圾和洒水等”特殊货物”,电动环卫车由于电池重量的增加,使其自身的能耗指标大大上升,不仅不利于节能减排,相反是对能源和环境进一步的消耗和污染。

  作为环卫装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卫车依据功能可分为路面保洁作业车、垃圾收集转运车及其他环卫车类,其中路面保洁作业车包括扫路车、清洗扫路车、清洗车和洒水车等。

  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一辆传统燃油环卫车如果装载汽油的话,只会要增加重量十几公斤,但是如果装载电池动力的话自身需要加重280公斤左右,以一辆装载能力为2吨的环卫车来计算,一辆纯电动环卫垃圾车的载重能力比传统燃油车下降25%。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的分析更是印证了殷承良的判断:”环卫车作为城市环境卫生维护的主要工具,使用电动汽车意义不大。而且电动汽车由于增加重量后会消耗电量,降低续航里程和速度,同时由于电池重量和承载重量的增加,行驶过程中对电池本身也会带来损害。”

  各地受热捧

  然而,和专家学者的谴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动环卫车在我国各地却如火如荼地发展。

  以北京为例,2008年奥运会被看成是北京推行电动环卫车的元年。当年,包括东风和北汽福田生产的将近1000辆电动环卫车正式投入运营,之后,北京的电动环卫车以每年投入1000辆的数量陆续投入运营。

  2009年,电动环卫车在我国迎来了”井喷”。2009年,科技部正式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以下简称”十城千辆”)。 这一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在”十城千辆”的推动下,各地开始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疯狂”推广电动汽车,而环卫车辆作为市政交通系统中的主要车辆,”义不容辞”地成为各地推广纯电动汽车的重点。

  据作者粗略的统计,自2009年以来,我国相继成立了将近30家改装生产电动环卫车的企业,例如深圳沃森、雅迪,甚至连我国工程装备龙头企业也开始进军电动环卫车领域。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对于电动环卫车的积极性也很高。从2009年开始,以北京、上海、深圳为首,我国各大城市开始在环卫系统广泛推广电动汽车。作者从”十城千辆”试点城市上报的电动汽车普及数量看到,其中城市电动环卫车的数量占到了将近45%,电动环卫车已成”燎原”之势。

  那么这些环卫系统的电动车辆目前使用情况究竟如何?

  已成摆设?

  7月1日,作者采访了多位驾驶过电动环卫车的北京环卫系统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这些车辆远不如传统燃油汽车性能好,电池出现故障的情况十分普遍,而且载重能力十分有限。走访中作者了解到,电动环卫车的损坏率也很高。

  一位不愿具名的环卫司机向作者坦言:”这些电动车刚开始投运时热闹了一阵,之后由于使用时问题不断,几乎成了摆设,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运用于城市清扫和洒水,其他的垃圾回收电动车几乎不再使用。”

  在接受作者采访时,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杨再舜认为这在意料之中。”电动环卫车由于多是在商用车基础上改装而成,其性能就是一个大问题。”他向作者透露,”我曾经测试过这种车辆,它们的性能和制动系统存在很大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车辆底盘和制动系统并不是为电动汽车研发的,即使通过后期的改装,也无法达到正常的安全性能标准。”

  据了解,目前投入运营的多是改装电动汽车,这些改装厂由于没有整车底盘调校技术,在改装电动商用车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而且这些改装电动环卫车的企业只会看中政府给予的补贴,对于企业和这一行业未来的发展,他们并不关心”。杨再舜表示。

  ”这种改装在我国并不是很难,但是要做好并不容易,这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我国发展的通病。”王子冬不无遗憾地表示,类似环卫车这种电动汽车由于产量并不大,国家即使给予补贴,企业也不会专门研发一套电动环卫车生产线,企业所投入的研发资金和政府给予的补贴完全不成正比,大家只能以眼前利益为主,拼凑造车,套取利益。这种方式最简单,政府和企业也能从中满足各自的需求,但是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却十分有害。

  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此消息代表第一电动网立场或赞同其中的观点、立场或描述。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综合媒体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