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晨报 | “智驾”宣传降温,多家车企调整核心话术强调驾驶员责任;特斯拉强调坚持纯视觉方案;鸿蒙智行五一大定破22000台
▌要闻
▍“智驾”热度降温,小米、理想、小鹏等多家车企调整宣传策略,车企宣传转向“条件说明”与“责任提示”
5月5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小米近期调整了SU7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在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记 者走访多家热门新能源品牌门店发现,“智能驾驶”这一曾经的主打词正逐渐淡出车企产品宣传的核心话术,甚至变成“你问我才说”的隐藏词汇。多数车企门店不再强调城市NOA覆盖范围,不再突出“脱手驾驶”卖点,更多销售人员转而介绍空间表现、座舱舒适度和娱乐系统等基础配置。
具体来看,理想、小米、蔚来、阿维塔、小鹏等车企门店在宣传产品时,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例如,理想门店销售人员表示,品牌在智驾宣传上更为克制,主要出于对用户认知和法规责任的平衡考虑。小米门店销售则集中强调车辆设计、驾驶体验与性能表现,对城区NOA功能仅在用户主动提问时才进行说明。阿维塔门店侧重品牌风格与设计语言,对智驾系统细节未主动展开说明。蔚来销售对不同车型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区分,而小鹏品牌虽仍鼓励用户试驾其导航辅助功能,但相关销售人员的表达也较以往更加克制。
整体来看,车企销售端的表述方式正从“功能宣传”转向“条件说明”与“责任提示”。多数门店已不再将辅助驾驶作为核心话术主动宣传,而是聚焦驾驶体验、空间配置等卖点。对于功能是否已开放、使用中是否可脱手、是否需要额外订阅等问题,销售人员通常以“当前政策无法宣传为L3”“属于L2级辅助驾驶”等表述回应,并强调使用中的驾驶员责任。
▍特斯拉坚持视觉方案,宣称“让人人买得起安全智能的产品”
第一电动5月4日消息,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强调其视觉处理方案的重要性,宣称“坚持视觉处理方案,让人人买得起安全智能的产品”。特斯拉的视觉处理方案结合端到端神经网络和数十亿真实世界数据样本训练,旨在实现多场景下更安全的智能驾驶路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上个月宣布,公司即将推出基于纯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型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该方案将仅依赖车辆摄像头与特斯拉自研AI芯片的协同运作。
特斯拉中国智能辅助驾驶套件(FSD)的售价为6.4万元,相较于中国厂商提供的基于激光雷达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价格较高。特斯拉通过其视觉处理方案,展示了先进技术并不一定需要昂贵繁杂的传感器,以此来降低成本,使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安全智能的产品。
▍鸿蒙智行五一全系车型大定超22000台
第一电动5月5日消息,鸿蒙智行全系车型在五一假期期间(5月1日至5日)的大定订单量突破22000台,去年同时期为11000台。具体来看,5月4日全系车型的订单量已超过16000台,5月3日则超过了12500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5款问界M9上市43天,订单量已突破5万台。此外,5月1日全系车型单日订单量突破5000台,4月30日新M5 Ultra大定破1.5万台,4月29日问界M8上市不足半月大定破6万台。
鸿蒙智行还推出了“五一出行服务”,包括免费车辆检测、免费添加玻璃水等服务。活动期间,用户中心每日开展安全驾驶车主讲堂,分享出游故事还有机会获得积分奖励。同时,鸿蒙智行还提供了指定漆色修补漆7折、自费维修工时费8.5折等优惠服务,以及手机免费贴膜和清洁等权益。
▌国内
▍上汽集团4月销量37.7万辆同比四连涨,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大涨71.1%
第一电动5月5日消息,上汽集团发布4月销量数据,显示其整车销售量达到37.7万辆,同比增长4.6%,实现今年以来单月销量的“同比四连涨”。1-4月份,上汽集团整车批售量累计132.1万辆,同比增长10.7%。在新能源汽车领域,4月份上汽销售量为12.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1.7%,创下今年新高;1-4月份累计销售新能源车40.1万辆,同比增长40.9%。
在海外市场方面,上汽集团1-4月份海外销量达到30.6万辆,继续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公司计划推出包括SUV、轿车、MPV、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以加速全球市场的覆盖。同时,上汽自主品牌整车销量在1-4月份达到85.1万辆,同比增长24.4%,占集团总销量的64.4%,较去年同期提升了7.1个百分点。
▍比亚迪1-4月新能源车销量增46.98%,汉L/唐L上市首月销量均破万
第一电动5月5日消息,比亚迪发布公告显示,今年1-4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38.09万辆,同比增长46.98%。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透露,比亚迪汉L和唐L两款车型上市首月销量分别突破10483辆和11406辆,成为近期热销产品。这两款车型于4月9日发布并上市,汉L EV售价21.98万元起,汉L DM售价20.98万元起;唐L EV售价23.98万元起,唐L DM售价22.98万元起。
▍消息称蔚来人事再次内部调整加速融合乐道渠道架构
5月3日据新浪科技消息,蔚来汽车进行了新一轮的人事调整。原蔚来天津、大连区域公司总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其职位由乐道对应区域总经理兼任。同时,蔚来杭州、温州区域公司总经理也将兼任乐道对应区域公司总经理,这些人员将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和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双向汇报。此次调整被视作蔚来内部提升效率的举措之一,释放出蔚来与乐道品牌渠道架构加速融合的信号。
▍大陆集团地平线合资公司智驾大陆发布辅助驾驶系统,获多家车企量产订单
IT之家5月5日消息,大陆集团与地平线合资成立的智驾大陆公司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繁星Astra和皓月Luna辅助驾驶系统。这两套系统已获得多家头部车企的量产订单,并完成了数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智驾大陆将继续加大在计算方案和传感器技术上的投入,以支持公司在国内和全球的业务发展,并构建智能驾驶生态系统。
繁星Astra是一款针对城区智能出行需求的辅助驾驶产品,提供轻量化的城区NOA方案,不依赖高精地图,能够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包括城区NOA、高速NOA、记忆泊车和智能泊车等。而皓月Luna系列产品则面向入门级市场,可灵活拓展1V1R至1V5R的配置,满足高速NOA、智能泊车和近距离遥控泊车等场景需求。
▌国际
▍奥迪Q1销量增长维持全年预期,未计入关税影响
5月5日路透社消息,大众汽车旗下高端品牌奥迪维持了全年业绩预期,但声明该预期未包含美国关税的影响。奥迪第一季度营收增长12.4%,达到154.3亿欧元(约合174.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37.3亿欧元。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将在675亿至725亿欧元之间,营业利润率将在7%-9%之间。
尽管全球汽车交付量下降3.4%,但奥迪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30.1%。在北美市场,奥迪销量下降2.1%,至48,599辆,部分原因是许多车型即将升级。在中国市场,受激烈竞争影响,奥迪交付量下降7%,至144,471辆。奥迪目前通过墨西哥工厂为美国市场提供服务,但公司计划在今年决定是否在美国建立生产能力,包括电动汽车的生产。奥迪首席执行官Juergen Rittersberger表示,尽管面临关税和市场竞争的挑战,电动汽车仍然是公司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在美国市场。
▍中国车企应对欧盟关税,比亚迪奇瑞加大插混车型销售
5月3日据研究机构Rho Motion报道,中国车企为应对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的关税政策,正在增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插混)车型的布局。比亚迪、奇瑞等车企正尝试在欧盟地区销售更多插混汽车,今年3月,这两个品牌在欧盟分别售出了3269辆和757辆插混汽车,而2024年7月临时关税首次实施时,这两个品牌的插混销量几乎为零。
具体到关税方面,比亚迪在欧洲销售纯电车型需要缴纳27%的关税,而插混车型只需要缴纳10%的关税;奇瑞在欧洲销售纯电车型需要缴纳21.3%的关税,插混车型同样只需要缴纳10%的关税。
▍特斯拉暗示Robotaxi服务或6月1日奥斯汀上线
第一电动5月4日消息,特斯拉通过社交媒体暗示其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可能将于6月1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上线。特斯拉已与奥斯汀市进行了数月沟通,确保服务顺利推出,并不断完善其FSD功能套件,计划在服务初期通过远程操作员监督以保障安全。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此前表示,公司正全力以赴确保服务能在6月于奥斯汀上线,Model Y将率先实现无监督自动驾驶。服务初期将仅面向特定群体开放,普通公众可能需等到6月下旬或7月才能体验。初期车队规模预计在10至20辆车之间,之后会迅速扩大。
▍消息称英伟达向三家企业通报将开发新AI芯片,寻求合规供应中国
5月4日据中国台湾《工商时报》网站消息,美国芯片大厂英伟达正在开发一款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人工智能(AI)芯片,以应对美国政府对中国市场的H20芯片禁售,继续保住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美媒报道称英伟达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正在调整AI芯片设计,寻求在不触犯美国出口管制的前提下,继续向中国供应产品。报道指出,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4月中旬访问北京期间,向客户透露了上述计划。新款芯片的样品预计最快将在6月交付测试,同时,英伟达也在同步研发其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的“中国专属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