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晨报 | 特斯拉Q3营收281亿美元创新高但利润下滑;华为“智驾”CAS 4.0新增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比亚迪与荣耀签署合作
▌要闻
▍特斯拉25年Q3营收281亿美元创新高,净利润17.7亿美元不及预期
财联社10月23日消息,特斯拉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受美国消费者电动汽车购买潮推动,特斯拉三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但净利润为17.7亿美元(非GAAP规则),同比下滑29%,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54美元。这一结果导致其股价在盘后下跌3%。
特斯拉Q3汽车业务营收增长6%,由去年同期的200亿美元增至212亿美元,得益于创纪录的汽车销量。然而,汽车业务毛利率(不包括监管积分收入)为15.4%,低于平均预期的15.6%。利润下降主要反映了电动汽车售价下调以及运营成本上升约50%,公司称这部分支出增加与人工智能(AI)及“其他研发项目”有关。
特斯拉的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Q3营收飙升44%至34.2亿美元,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启动Cybercab自动驾驶出租车、重型电动卡Semi以及新型储能系统Megapack 3的“量产”。此外,公司正在建设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首代生产线。马斯克表示,Optimus 3代可能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布,预计年底前将在8-10个区域运营Robotaxi服务,并在奥斯汀实现全无人化自动驾驶运营,今年年底前将在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开展业务。
▍华为乾崑智驾CAS 4.0新增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华为科技激光雷达装机量位列第一,市场份额超四成
第一电动10月22日消息,华为乾崑智驾CAS 4.0(全维防碰撞系统)新增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为长途货车和大巴司机提供安全保障。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双眼长时间闭合等失能特征时,车辆会自动采取措施保障行车安全。在官方演示中,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失能时,车辆首先出现轻微车道偏离,CAS 4.0立即启动横向纠偏将车辆拉回正轨,并同步弹出视觉提示。若驾驶员仍无响应,系统会通过高分贝提示音尝试唤醒驾驶员。在确认驾驶员完全失能后,系统自动激活,迅速接管车辆控制权,依托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与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的全维感知能力,实时评估周边车况与道路环境,规划安全停车路径。在驾驶员失能的情况下,车辆会自动开启双闪警示灯,车内持续播放提示音,安全带同步收紧以进一步尝试唤醒驾驶员,最终平稳完成靠边停车。
此外,盖世汽车发布了2025年1-8月激光雷达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华为科技以643826的装机量位列第一,市场份额达到41.1%。华为科技的装机量远超其他供应商,禾赛科技以514189的装机量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32.8%,速腾聚创和图达通分别以305171和104700的装机量位列第三和第四,市场份额分别为19.5%和6.7%。华为科技在激光雷达市场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独特的销售策略。华为不单独销售激光雷达零部件,而是要求厂商连带辅助驾驶芯片、毫米波雷达、ADS软件解决方案、鸿蒙座舱等一起打包购买。华为还提供软件整合服务,确保产品好用。
▍比亚迪与荣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聚焦三大主线
10月22日第一电动消息,荣耀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双方的技术与生态合作,为用户提供高端化、智慧化的出行体验。合作将围绕技术共研、产业互补、生态共建三大主线,聚焦核心技术与功能落地、渠道生态与用户权益、联合传播与用户触达。
在技术层面,荣耀与比亚迪将深化跨端生态融合、AI Agent融合、高精度蓝牙车钥匙等领域的合作,推进技术迭代。渠道生态方面,双方将构建“产品共展+数据共营”的合作模式,实现平台级权益互通。联合传播方面,双方将围绕重要节点协同开展创意营销、联合发布与用户运营,探索多元传播形式。即将于10月23日举行的2025荣耀全球开发者大会暨AI终端生态大会,将成为展示双方合作成果的重要窗口。
▌国内
▍本田东风与东风集团股份宣布启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社会示范运行项目
IT之家10月22日消息,Honda中国与东风集团股份宣布启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社会示范运行项目。此次合作将由双方共同合资的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在武汉市的物流配送线路中展开示范运行,并计划未来进一步拓展至广州、上海等地区。
自2023年起,Honda中国和东风集团股份已开展Honda燃料电池系统与东风轻型商用车的整车搭载技术验证工作。双方在多种实际行驶场景下对车辆环境适应性、动力经济性及耐久性等综合性能进行了全面验证。此次示范运行项目的核心目标是验证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实际运输环境中的适用性,掌握车辆实际使用状态并核算运行成本,评估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市场竞争优势与接受度,并从终端用户视角对运营效率及附加价值进行全面研判。
▍问界M8车型成为40万级不分车型销冠,交付已破10万
第一电动10月22日消息,问界汽车官方微博宣布,问界M8车型成为40万级不分车型销冠,具体销量数据暂未公布。此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于9月29日宣布,问界M8汽车交付突破10万台。此外,在9月23日的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透露,问界四大系列M5、M7、M8、M9汽车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
▍奔驰纯电CLA轿跑官宣11月5日上市,预售价25.9万起
第一电动10月22日消息,奔驰宣布其全新纯电CLA轿跑将于11月5日正式上市,该车型9月25日开始预售,预售价为25.9-29.9万元。奔驰全新纯电CLA被誉为“史上最智能的梅赛德斯-奔驰”,采用奔驰自研MB.OS全新架构,整合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车身舒适、行车与充电功能域。新车搭载最新一代车机系统,配备10.25英寸仪表盘数字屏、14英寸中控屏和14英寸副驾娱乐屏,融合豆包生成式AI和思必驰语音交互技术,提供辅助驾驶功能,与Momenta共同打造。
在动力性能方面,新车采用800伏电气架构和碳化硅逆变器,配备同级唯一的两挡变速箱。续航里程达到866公里,电池容量为85千瓦时,百公里电耗10.9千瓦时,支持快速充电,充电10分钟可提升370公里续航。
▌国际
▍通用汽车总裁马克·鲁斯:必须赶上中国竞争者的速度,加快新车型推出
IT之家10月22日消息,通用汽车总裁马克·鲁斯表示,为了与中国电动汽车巨头竞争,公司需要加快新车型推出的速度。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新车开发周期通常为22到28个月,远快于西方汽车制造商的32到48个月。鲁斯认为,通用汽车必须迎头赶上这些新兴竞争者的速度,同时强调单纯模仿和价格战并不是明智之举。
鲁斯还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通常使用相同的供应商网络,能迅速采纳新技术和创新思路,使其开发周期能够“非常短”。他同时提到,除非这些企业同时销售电池,否则在中国做汽车生意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奥迪和宝马也在加快新车型的开发速度,奥迪计划在项目批准后的30个月内推出下一代TT车型,而宝马则声称其Neue Klasse车型的开发速度将是中国公司也无法追赶的,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出40款全新或更新车型。
▍大众ID. Buzz销量低迷,德国工厂将暂停生产
10月22日第一电动消息,大众ID. Buzz因销量未达预期,将暂停在德国汉诺威工厂的生产。大众曾宣称该工厂年产能可达13万辆,但过去两年全球年销量仅约3万辆。此举旨在灵活调整生产流程以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ID. Buzz在美国市场的起售价高达约6.15万美元,超过许多三排座SUV的价格,高配版本甚至突破7万美元大关,与初代T1“小巴”的亲民精神背道而驰。大众此次瞄准高端市场,打造出了一款优秀的电动厢式车,却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中国竞争对手强势崛起,大众正全面削减其德国工厂的成本与工时。
▍萝卜快跑与瑞士邮政旗下的邮政巴士达成战略合作,无人驾驶服务12月启动
IT之家10月22日消息,萝卜快跑与瑞士邮政旗下的邮政巴士(PostBus)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在瑞士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miGo”。根据规划,萝卜快跑将于今年12月在瑞士东部的圣加仑州、外阿彭策尔州和内阿彭策尔州启动初步车队测试,并计划尽快实现常规化、完全无人驾驶运营。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预约车辆,享受最多可容纳四人的专属或拼车服务。
萝卜快跑为AmiGo定制了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该车型可容纳四名乘客,并采用可拆卸方向盘设计,为未来全面无人化运营做好准备。在安全性上,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应用“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全栈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与6重MRC安全策略,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AmiGo将专注于填补传统定点公交的服务空白,特别是在博登湖畔和阿尔卑斯山麓的瑞士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