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沙龙 城市开放成潮流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将普遍打开大门,不设目录,新能源汽车或可迎来前所未有的开放竞争的局面。广州、深圳、合肥、襄阳四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主管领导表示,他们不会设立新能源汽车进入目录,只会提出车企的维修保养要求。
这四个城市的官员是在4月19日,“EV英雄会”之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上做此表态的。正值北京国际车展开幕之际, 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垂直门户——第一电动网邀请各地方城市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代表、媒体代表及消费者代表齐聚一堂,在北京举办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围绕“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准入与推广”主题,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沙龙环节现场
在沙龙讨论环节,广州市发改委副巡视员李小聪,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助理陆象帧,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高峰,以及合肥科技局新能源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房继业介绍了各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思路。
李小聪说,“只要是列入国家目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都能够得到广州市对国家承诺的政策条件来支持。同时,针对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经销商,会提出一定的要求。”
陆象帧说,“只要是国家的公告都欢迎到深圳来,使老百姓有多样的选择权。但是来了以后,这个车辆的维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做好维保的话,也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这方面我们有一定的要求,原来是要求全市建立15个维保点以上,北京是5个,可能有点少,我们是15个,可能有点多。我们基本的要求是故障响应时间1小时,3天修不好应该有替代车,对维保的要求很高。”他表示深圳的推广方案还在制定当中。
高峰称,襄阳市不存在准入的问题。“因为我们襄阳是第一轮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城市,从体量上讲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是大客车,以及出租车的车型,本身的数量是有限的。襄阳能够生产的车是有限的,乘用车是不具备生产能力,因此也不存在地方保护的问题。襄阳市要完成5000多辆的任务是不存在限制的。关于政策在参考各示范城市的运营经验,正在制定当中,应该是会比较开放的。”
房继业也表示合肥市暂时不会设立准入措施,但是对企业会有一些要求,比如说一些健全的社会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合肥是要求有6个售后服务点,车辆发生故障的话在一定的相应时间内解决。我们政府积极的为企业去做好服务,去帮助企业在我们这里推广,积极申报国家补贴。最终通过我们这些做法,让我们消费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新能源汽车创新论坛沙龙环节现场
各城市的开放姿态令在场的车企代表非常振奋。中科力帆营销部经理路忠平当场表示,希望成为进入深圳的第一家外地车企。
以下为沙龙环节实录:
主持人:现在是沙龙环节,很感谢今天上半场几位嘉宾的精彩阐述,让我们了解到了以北京市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准入和推广的政策和实践的思考,我们很感谢比戴和奇瑞的两位老总对市场研发和销售的准备。上半场我听到的介绍里面感觉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尤其是关于产品方面的。这两个产品,腾势和奇瑞S15在设计理念上的新的思路。我看到全新的产品。这个平台看起来跟此前非常熟悉的一款车,大名鼎鼎的特斯拉有很相象的地方:一体化的平台,这已经成为行业的标准和主流,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车型将会以此为标准和生产。发言的嘉宾总是少数,下面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沙龙环节,主题是谈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准入与推广,或者用比较简单的话,市场到底怎么打开。昨天晚上我跟几位业内的领导和朋友一块吃饭,我们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交流,应该说我是有很深的感受。我感觉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个环境正在发生一场进化,如果说把新能源汽车比喻成一个生态的话。此前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政府身上,北京的政策设计遭到了很多的挑战,说明此前目光很大程度上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到底会怎么推动这个产业,政府会设计什么样的政策,政府会给什么样的支持和补贴,产业的焦点集中在政府身上。大家想一想,如果政府把市场的门,把政府的门打开了,北京也开门了,上海也开门了,接下来广州、深圳,更多的城市把门打开了,也就是说准入已经准入了,补贴也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市场就能够被启动吗?
我们除了关注政府本身的进化之外,政府的政策,行政思考的进化之外,还要关注一个力量,车企本身在产品营销服务方面的进化,车企的工作做到位的情况下,消费者一定会买车吗?今天请到了几位消费者的代表,在前排右侧的代表,以及消费者代表的服务商王总,车企的代表有了,服务也有了,是否就可以买了。目前看没有那么简单,肯定还有一些环节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环节的问题怎么解决,比如说充电的问题怎么解决,比如说停车的问题怎么解决,车辆维修保养的问题怎么解决,靠车企自身是否完全可以解决得了,可以说在这些很多的层面上,整个行业生态在发生着非常深刻,非常丰富的,有趣的进化。我想说的是这个进化的背景,是因为整个行业的大的环境。3月26日马凯总理说了一句话,让所有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意思是说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症结所在,他个人看第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还不到位,很多地方政府还在观望,说这句话的时候台下坐的是中央七部委,一行一会,19省和直辖市的领导,一把或者是二把的领导。可以说马总理在这个会上表达了国务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个总体战略的坚定决心,我们第一电动发了一篇报道,《马凯再喊话:新能源汽车要做好八件事》。3月26日以后感觉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的环境,有更积极的变化,一会儿几个地方政府会介绍他们新的想法,沙龙的环节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是请一些地方政府的代表,比如广州发改委的李局,深圳发改委的陆处,合肥的科技局的房先生,襄阳科技局的高峰主任,几位城市代表谈一谈在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什么思考。或者有什么准备。我提一个建议,就是各城市的发言,准确,简洁把城市的主体思考说出,留下时间给在场的同志互动。第一板块30分钟,第二是车企的代表,有比亚迪的,江淮的,奇瑞,北汽,蓝海新能,中科力帆,请大家讲一讲政策打开之后应该怎么做来赢得消费者的心,请观察员,消费者代表,向各位车其直接提出问题,他们会跟大家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请你们能够现场做解答。第三板块是请配套的企业,比如说谢老师,做服务和运营的企业,王总经销的企业,纪总,做互联网服务的产业,怎么样从产业链的配合,推动业态的丰富和生态的进化。
第一环节请政府里谈,首先请李局开个头。
李小聪: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大家做交流,提到了三个板块,我作为地方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准入和推广,说一下我们的想法和考虑。正如北京的情况,广州从新三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前还没有考虑到准入的一些问题,后三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任务很重,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搭建广州市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平台,如果从这点来讲,我们更加多的是依靠市场和企业的推力,所以在准入的方面没有考虑,只要是列入国家目录的产品,都能够得到广州市的,对国家承诺的政策条件来支持。
第二,对于准入的现在研究对于使用和服务的一些要求,这个是更加多的是针对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经销商,在广州的经销商,因为这涉及到政策的指向,如何更加连续的问题,因为车企跟传统车有一个不一样,目前来讲,大部分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应用还是不放心的,很可能我们以后的政策重心放在经销商的服务上。
第三,对于准入刚才提到广州市是搭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平台,这个使用平台更重要的要求是对于我们政府的政策的形成的动机,主要是在政策的明细化,特别是补贴的政策,使用环境的政策,政策体系我们要在今年会出台。能够把产品,企业的准入纳入到整个建设体系里面。这是对于准入的问题。
第二方面对于推广,正如刚才说的我们是这样一个平台目标,没有说太多的对于产品的和技术的要求的情况下,推广更加多的是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这个重点在对国家的承诺当中,是1万辆车。4月份有一个车企的几十辆已经上牌了,现在制定具体的补贴程序,这个程序是按照广州市现在的摇号,以及原来的对于丰田混合动力的程序方法来做的,更加多的让消费者能够在购买汽车和使用过程中知道政府的补贴到哪里。至于这个补贴是给了车企还是给了消费者还在研究之中。这是地方财政对于推广的政策支持方面。对充电设施,广州市目前没有全面铺开,更多的依靠整车企业自己在营销过程中解决消费者的充电设施需求。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考虑方面,基本是以市场行为为主,没有设计一系列的独立的条件,因为我们想的是用倒逼的机制,来解决营运商的问题和充电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营运。基于对一些已经在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广州市主要是跟房地产一起,我们已经有在一定区域里,和一些大型的枢纽和规划建设相应的充电设施,以及包括物权。对于广州市的准入和推广从这几个方面,从政策,财政资金,对车企,特别是如何推动激发企业和市场的动意作为考虑整个工作的指向。
主持人:我知道在座的一些朋友想要问一些问题,下面先听陆处讲一下深圳的新思考。
陆象帧:我们的推广政策还研究当中,没有最终的确定,执行层在深圳政策进行研究,应该说是在很快会上到领导层,能够最后确定。深圳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型的城市,在准入方面也没有打算做一些其他的限制,但是有一点,这是在我们上一轮的宣传推广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维保这块,就像北京有维保要求,新能源汽车公告的车多,量产的车少。只要是国家的公告都欢迎到深圳来,使老百姓有多样的选择权。但是来了以后,这个车辆的维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做好维保的话,也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这方面我们有一定的要求,原来是要求全市建立15个维保点以上,北京是5个,可能有点少,我们是15个,可能有点多,我们基本的要求是故障响应时间1小时,3天修不好应该有替代车,对维保的要求很高。这主要是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有新生事物,如果是这点做不到的话,后续推不下去。我们在补贴方面,是跟国家一致的,也是按照1:1。我们没有限购车辆的政策,估计最近的保有量是300万辆机动车,将近北京的一半。也有呼声要限,现在还没有限,这个基础上,市长说了要用经济的手段,而不是用行政的手段。如果实行限车,新能源汽车网开一面的话,就提高了价值取向。我们初步决定是跟中央的补贴1:1不递减,最后还需要市里调整。另外一个是在使用环节,还有一块补助,这个补助是解决什么呢,大家知道国家因为新能源汽车本身成本高,按照车价基础征收的附加费没有减免,我们补了一块,很大是补购置税的。总共是打包的,购置税,路桥,停车费的减免,充电费的补助放在一起,这个数量颁布了以后会知道的。这样来提高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
第二,充电设施方面,因为老百姓买车充电是非常关键的,。深圳尽管是已经建了81座充电站,74个都是公交的,内部使用的,只有7座是对外的,承担了非常繁重的任务,一共是200多个快充桩,深圳有850辆车,最早的到现在4年了,7个充电站,社会充电站主要是为出租车服务,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想怎么样把这个物业积极性调动起来,物业已经是很大的利益主体,原来的方式,如果按照政府出的通告,按照小区有效车位的5%,社会停车场有效车位10%布局,现在2万个充电桩都应该有了,现在只有3000个,就是因为利益没有调节好,下一步我们首先要出台充电服务费,设立充电设施的投资回报机制,使投资有积极性,现在还没有,我们呼吁国家尽早建立,现在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调动社会资本来投。充电功能的前移,希望充电功能能够移植在车上,车载充电机和充电盒,充电设施的简约化,家庭用主要是220伏的,越简单越好,刚才看了3.3千瓦的最高7千瓦的,这样我算了一下充电设施简单到什么样,就是两三百块钱,如果加上增容不超过1000块,因为有充电服务费,基础上加一块就有积极性进行投资了。我们叫做按照属地原则投资运营,发挥物业管理的积极性,在管辖范围内通过投资充电设施能够获得,我们算了一下,如果每度电加1毛钱,一年一辆车,纯电动的话,可以把成本收回来,以后就可以赚,物业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调动积极性,因为要管理,还有安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大面积的铺开充电设施来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快充是准备把充电设施标准建立起来,占地和多少公里要有一个充电设施,标准面积初步测算是1500到1600,放在城市规划中,明确法律地位,定下来了以后,通过招拍挂取得用地,长久性以后可以通过投资经营获利,建了充电设施回报机制,发挥社会的力量建立充电设施,把环境整好了以后,应该说这个车推起来就会快一些。从政府来说,要打造好的环境,政府主要是从事游戏规则设定。深圳的机动车保有量马上接近300万,在我们不大的地方,环境容量应该是越来越有限,为这个机动车排污,有必要在研究机动车排污费的征收,要大幅度提高传统车的使用费用,取之于车,用之于车,把这块补充电设施,把这些钱拿来奖励对环境友好的车型。使得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成本较高的买车,通过奖励使成本降低,使传统的车辆较低的成本买车,使用的成本是高昂的,一堵一疏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快速的推广。这是我们下一步的设想的办法,但是实施起来肯定是有难度,还是要稳步推进。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当然最后还没有到决策层决定,只是在实施层研究组合拳的方式,如果启动机动车排污费的话,就会撬动新能源汽车这块石头,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毕竟是技术所限,里程所限。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大力的培养传统车的租赁市场,短途每年的80%是用新能源汽车,10%是租传统车,哪怕是有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应该说现在也能够做到,新能源汽车已经能够承担这个责任,这样对我们通行起来十分有利,我认为这个春天就会早早的到来。这个汽车产业不止20万辆,北京50万辆也不止,如果是这样的话。因为我们深圳这五年来每年30万辆的上牌,每年3到5万辆,也就是六分之一,也是很少的,现在就看车其能否开发出更多的好产品,产能规模是否跟得上。
主持人:感谢陆处交流汇报了深圳的想法,深圳由于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实践时间很长,全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示范的试点城市,深圳本身有非常好的试点环境和创新机制,每次跟陆处和深圳的同事交流感觉都有收获,在全国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践中,深圳跟大家分享了非常多的经验,可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陆处刚才说现在的想法还停留在执行层面的思考,就我个人了解,这些思考也不是陆处个人的一些想法,已经可以说是变成了组织思考,接下来我们拭目以待,看这些思考是否能够尽快的转变成政策出台,相信陆处很快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下面请房主任谈一下合肥目前合肥在过去里是做得不错的,应该说在新能源推广和准入的想法。合肥是否有了新的思考和政策在孕育,如何保持领先的位置?
房继业:感谢庞总,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主要是分三个部分给大家介绍,第一是介绍目前合肥市前期的一些主要做法,一些主要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下一轮政策的制定考虑,第三部分介绍一下城市的准入考虑。前期合肥的推广总量是在全国领先,上次马凯总理在深圳召开了全国座谈会,各城市推广力度很大,我们合肥的压力也很大,张市长和王市长召开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推进会,希望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力度。目前我们一些主要的做法,一把手,二把手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在首批的电动公交车,乘用车方面都研究了一些融资租赁,定向购买的模式。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比如说也参照了深圳的一些做法,深圳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桩的比例是5%,10%,合肥是10%,20%,到2015年规划建设的是交流充电桩2万,直流充电桩2千,充电设是这样考虑的。充电桩的长期规划纳入到城市的控制性常规中。第二个做法是进行了搭建工作平台,成立了产业发展小组协调工作。第三是下一步拓宽应用领域和推广领域,按照市里的主要领导,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主要的概念,按照运行的时间和线路分四个部分,下一步主要是在公交,公用车加大推广力度。在推广的过程中一直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在城市准入的考虑中,暂时是没有具体的措施,主要是按照国家的目录,合肥市积极欢迎到合肥市推广,政府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在整车零部件试点市场一直是开放的,这是我们一些简单的情况。
第二,介绍一下下一轮政策的制定考虑,有领导要求我们的政策,一定要落地,前期上上周分管市长到各企业调研,江淮等企业了解各企业推广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一些问题制定合理的政策,让我们的政策真正的落地。购车补贴的问题,前期出台了2012年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的若干意见,充电设施暂行规定,下一步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订,会考虑到充电,对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补贴,前期是在建设方面有5%的补贴,后期考虑到运行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停车费,前期的政策很受消费者用户的欢迎,在临时停车费,前期是1000个免费停车场,后期争取到12月份结束的时候,后期有很多人还会过来咨询,这个政策比较实,深受大家欢迎,下一轮考虑到还会延续。
第三部分介绍一下城市准入的考虑,合肥市是暂时不会设立一些相关的措施,但是对企业会有一些要求,比如说一些健全的社会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合肥是要求有6个售后服务点,要求在数量发生故障的话在一定的相应时间内解决,我们政府积极的为企业去做好服务,去帮助企业在我们这里推广,积极申报国家补贴。最终通过我们这些做法,让我们消费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主持人:感谢房主任,请襄阳的高主任谈一下襄阳的准入和推广的想法。
高峰:襄阳在汽车产业方面传统汽车还是可以的,去年产值1900多亿,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产业方面都是比较滞后的,也受制于财力的限制,我来北京主要是学习的,把襄阳市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下,运营方面,2013年完成了619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400多台环卫车,几十台还有大巴车,30台纯电动车,9台的大型警务平台车,充电站三座。产业方面将是新能源的产业以东风为主,其中大型客车方面是东风的新能源客车事业部,未来成乘用车方面,天籁,英菲尼迪的混合动力车产品会在襄阳落户,零部件方面不是特别强,电池电机虽然都有,但是实力有限,在检测方面,襄阳是有国家级的动力电池检测中心,亚洲最大的试车场。
我来北京学习和交流,谈一下我的体会,从我们襄阳市的准入来看,这个是不存在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襄阳是第一轮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城市,从体量上讲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是大客车,以及出租车的车型,本身的数量是有限的,襄阳能够生产的车是有限的,乘用车是不具备生产能力,也不存在地方保护的问题,襄阳市要完成5000多辆的任务是不存在限制的。关于政策在参考各示范城市的运营经验,正在制定当中,应该是会比较开放的。
谈一点体会,作为政府而言,要比较好的处理好产业和示范运营之间的关系,因为很多地方政府,不光是襄阳市搞示范运营很大的初衷是发展地方产业,这是不能逃避和回避的问题,前天和北京的新能源发展中心牛主任探讨的时候得到一个数据,北京市机动车一共是540多万辆,空气污染大约20%是由汽车造成的,根据北京市的未来五年规划,达到20万辆,我们也计算了一下,对空气污染的贡献率还是不到1%,何况发电也会造成空气污染。想通过电动车来改善环境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我们发展电动车产业也是需要作为长远打算的。这个方向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地方政府推动这个产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地方政府的贡献不会像传统汽车企业那么立竿见影。政府如果太着急,前期投入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期望值太高,发现结果不是那么理想,很可能是会形成一些挫折,对地方产业,包括新能源的发展事业来说都会是一个损失。这也是我的感受之一。
第三,大家听到比较多弯道超车的问题,作为塞车而言在直道上超不过去,弯道就可以超过去吗?弯道对汽车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弯道超过去了直道可能再次被赶上,这块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做一些踏实的工作,这里没有捷径可走,中国最近30年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采取的传统方式,工业化,城镇化,人口红利是西方国家走的老路,发展新能源汽车也需要按照传统的思维,一步一个脚印的,能够坚持下去。
总结一下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改善环境是需要心平气和的心态,坚持到底,吸取国外的经验,襄阳市的产业发展思路也要进行调整。
主持人:刚才说多5000辆不是限制,是请大家来的,是否还有一个限制条件,要求进入市场的企业在襄阳投资,有这个要求吗?
高峰:没有,乘用车作为大的投资目前是比较难的,国家有要求。
主持人:不投资,任何一个品牌,只要上了目录的,都可以到襄阳卖?
高峰:这是客观不可避免的。
主持人:对维保有要求吗?
高峰:目前还没有,我们会参考北京,深圳,广州的经验。
主持人:好的,谢谢。我们今天听了五个城市,北京,广州,深圳,合肥,襄阳,除了北京已经出台了比较详细的办法和目录,其他的四个城市,刚才的表达,大家可以听到很一致的东西,第一个一致点是不再设地方准入目录了,开放了。这是大家都期盼的,每个城市都会开放,只要上了工信部的目录,地方就不会再设门槛,大家都可以来了。
第二,以李局和陆处为代表的意见是欢迎来,但是在售后和维保,服务方面要达到要求,各地方不一样,深圳的要求会高一些,要求至少在城区有10个维保点,合肥是6个,广州是多少个还没有制定出来。我想襄阳的思路也是应该类似的。由此我个人得到了一点启示,是否意味着后续的城市制定的时候会参考广州,深圳的样本,不再设计城市目录,宽进严出,只对售后会提出明确的要求?
主持人:我提议为了这个虽然是悄无声息的,但是非常巨大的政策进步,提议在场的所有人鼓个掌,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努力,我们看到这一天会成为形势,中国的所有城市会向所有的车企开放,目前是限于本土企业,接下来会向外国企业开放。
中科力帆的路忠平路总讲过,很想进北京,很想进广州,很想进深圳,既然来到这里,大家在一块交流这个问题,希望你能谈一下你的需求,面对三位城市的代表,进这些城市希望得到什么支持,或者有什么疑问?
路忠平:首先感谢庞总,以及第一电动网创造这个机会,让在座的同行欢聚一堂,我介绍一下中科力帆,主要是中国科学院的使命是承接了863项目,对电动汽车已经有了研究,产学研上最重要应用到实际中,我看到北京的细则,既然不是地方目录,已经属于过了这个国家目录了,里面设了很多的检测条件,还要重新做检测,我们一直在沟通交流情况,这是最大的疑问,一直想进入深圳,我们产学研的项目一直想进入深圳,同行有一些评价,我只是代表。一说深圳就是比亚迪,比亚迪就是深圳,大家都是这样的说法,我想打破这种说法,能不能力帆进入,借此机会信问一下其他城市的主管部门和领导,如果我打破了这个说法,代表了深圳市政府是众生为本。为什么说深圳也有条件,从社会服务和云计算,中科院在深圳,我们把将来的社会服务方面的技术输出也是应用在深圳,对我们提出了要求,虽然我们公司设在上海,我们在深圳有更大的使命,我们在北京也有很深的技术储备。
主持人:为了首都的安全,检测还是要做的,这个检测相信你们是能够通过的。第二个问题问陆处,想让陆处给一个承诺,欢迎你中科力帆进深圳。
路忠平:刚才陆处说了深圳不设门槛。
主持人:想尽快进入深圳,希望陆处提出条件。
陆象帧:有一些条件要达到,不一定完全设独立的维保中心,可以合作,但是要有这个能力,一个新的东西,销售出去了可能也是有问题的,这个要保障,新的东西后期要跟上。还有补贴,要在深圳设一个独资的销售公司,这个车卖了以后要补的,要把钱补给你的。还有充电设施标准,要根据地方一致起来,我的地方2010年6月1日颁布的地方标准,比国家的要早,国家颁布了以后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国家的相应少一点,如果大规模的建的话就没有办法用了,都是为了消费者着想的。
路忠平:谢谢领导,下来再详细的汇报。
主持人:继续下面的环节,请政府表达完自己的看法,第二个环节是车企,门已经打开了,大家都可以进来了,必要的要求还是有的,这个门打开了之后市场是否可以启动了,就要看车企了,首先请东道主,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公关部部长,胡总谈一下北汽新能源今年在北京,以北京为主的市场上,据我了解,目标定的很大,北汽准备怎么干,怎么把这个市场启动起来。
胡恩平:我本来说北汽还是多做少说,既然大家很关心,我是负责品牌传播,而且对新能源汽车应该多说一些东西,包括第一电动组织交流的平台是非常好的,刚才很多讲到准入的问题,我也是作为厂家的代表,一个想法跟大家分享,如果说到不设门槛,作为企业来讲,从品牌的角度考虑得更多一点,就是没有门槛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公平的机会,反面来讲企业是否自己给自己设一个门槛,我相信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地方都会提一些条件,虽然不设门槛都会提条件,是对消费者负责任,作为企业来讲希望我们的品牌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个市场我们希望进去,是真正的进去,而不是一脚踏进去被踢回来,这个门槛是对企业品牌的保护。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对请大家批评。
刚才庞总提到北汽在今年的做法,我们给自己树立了目标,这个目标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北京市有来自大气环境的压力,来自政府,这个行业的期待,比较高的定位,也希望在全国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出来。所以,北京市也确确实实非常重视,包括我们北汽集团对北汽新能源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今年以来整个集团将所有的战略中心放在北汽新能源,各位明天北京车展展馆内可以感受到明天有三场发布,两场是新能源的专场,E1馆,我们就是想证明北汽在新能源作出了更多的工作。今天这两块谈两个想法,一个是两个不变,一个是两个变,怎么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两个不变是像传统汽车一样,坚持品质不变,坚持服务不变。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和服务,没有很好的品质,包括技术实力,包括质量,生产工艺,核心技术,验证的能力,这是企业比较重视的,要踏踏实实做好的工作。第二是服务,尤其是对电动汽车来讲,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这个产品的推广,对于消费者来讲,今天也有消费者的代表,可能是更为看重的,我们在探索各种破解目前消费障碍的手段,围绕充电,围绕续时历程,包括大家关注的比如说车辆出现了故障,我们采取哪些措施,我们这几天也是在跟各方面,市场推广的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在探讨,明天下午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公布结果了。我们会有一系列服务的承诺给消费者。
两个变,第一个方面是观念要变,这个观念的层次比较多,首先作为企业,作为生产制造商来讲,对于这样新型的产业,新型的行业来讲,应该有更多的去思考,怎么来引导新的消费习惯,举个例子,几年前大家用手机的时候,可能大家会问你买手机的时候说你的手机能待机多长时间,那个时候大家关注的是这个,自从苹果手机进入大家的视野,大家再也不会说买苹果手机待机时间怎么那么短,一天就用完了,还有那么多追逐苹果手机的人,因为这个产品带来了大家消费习惯的改变,大家不再更看重待机时间,而看这款产品带给你的体验。我想作为新能源汽车来讲,在引领大家改变一种消费习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来破。作为纯电动车来讲,现在很多城市都在限号,摇号,限牌,就像在北京很多地方高房价一样,买不起房子的人也不能露宿在街头,可以租,这就是要引导消费习惯,要创新一些商业模式,还有一些营销模式和服务模式,这是一定要变的。第二个要变的是对我们包括庞总在内的,我们的期待,就是舆论环境也要变,可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对于厂家来讲,我做好我们本份的工作,对于媒体和社会公众来讲,也要看待好这样一个新兴的事务,一个新生婴儿不能指望着十全十美,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新生的事务,每个人都知道纯电动车的推广对改善大气有好处,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大家又重新思考,到底选择哪一个。作为媒体来讲,要客观的理性的看待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有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来佐证我的想法,前段时间特斯拉进入中国的时候,大家是顶礼膜拜的想法去认为特斯拉是一个深化,最近又发现特斯拉在烧了五把火,这个新闻在到处传,好像特斯拉一夜之间从神坛跌到深渊,这个问题需要大家理性的接触,中国自主的新能源品牌刚开始要有一个好的环境,第二是我们北京有一批在去年已经产生了一批志愿者,100多人,大部分是北汽的车主,我们保持着很密切的关系,他们中很多人值得我们非常的尊敬,因为他们确实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交通问题,他们很多人家里有好几辆车,但是仍然选择新能源汽车,因为他们觉得确实是要为这个环境做一些贡献。在使用了这些年来,我们接触的过程中得到的感受,让很多人觉得一个是一种冲动,不理解,第二是他们带给其他人的是观望,无所谓,还有一种是说他们是小白鼠,成为牺牲品,这种环境也需要我们包括企业在内,媒体在内,还有社会,我想有一天要组织他们,请北京市的最高领导,授予他们荣誉环保市民,我有这个想法,把第一批所谓的小白鼠聚在一起,使他们成为一个伟大的,令人尊敬的市民。
主持人:胡总原来在北汽集团的负责集团的品牌宣传工作,应该说刚才的这番话让我们印象深刻,非常高的高度,谈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以高品质和优质的服务承诺定义产品和赢得用户的认可,第二是要推动消费观念和舆论的转变,我想毕竟是首都的企业,高度还是非常高的。接下来请陆处所在的城市,深圳的比亚迪,也是国内非常有名的,做新能源汽车很早的企业,王部长谈一下比亚迪,不仅深圳也要走向全国,正在走向全国,比亚迪怎么做市场?
王瑷珲:听了政府和同仁的想法,有几点个人的浅见,作为比亚迪来讲,路总讲提到深圳会想到比亚迪,我感觉很荣幸。我作为一个车企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为这个城市的蓝天白云作出我的贡献,我是很开心的。如果提到上海就想到中科力帆,中科力帆也是很荣耀的事情。我们有前期的市场化的运营经验,出租车运营总里程数多了1.6亿,有这么多的里程数后续的消费者使用我们车辆的时候会有更加信赖的感觉,我们通过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暴风雨检验过的,大家会更信任这样的产品,而尽量的少一点做小白鼠的感觉,这样的话,使新能源车更有信心,我们从车企的角度讲,会越做越好,不断的非常重视用户的体验,用户的体验就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事情,通过用户体验的反馈,加强我们的品质和技术。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新能源汽车,我们觉得从公共交通和乘用者,私家车是分开的,应该有不同的针对性,市场的人群和使用的习惯,以及认识都是不一样的。公共交通,大巴车和出租车有他的使用习惯,可以针对公共领域研发适合的车型,使这个新能源车型更适合公共领域的运营,而私家车这块,过渡的阶段,油电混合的,目前不依赖充电桩,如果想充电,220伏就可以,非常的方便,这是消费者希望看到的事情,不要受很多的限制,能自由自在的使用新能源车,下一步会为环保作出更多的贡献,相信消费者也都是这样想的。
主持人:请合肥江淮新能源部的部长方部长谈一下,门打开了,欢迎到各地去卖了,准备怎么卖?怎么把市场打开?
方部长:感谢第一电动网的庞总和团队给我们搭建这样的平台,我一直关注第一电动网,因为第一电动网,我进入到新能源这个职业之前,我觉得第一电动网比我早得很多,我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从第一电动网学习了很多,不管是政策类的,产品类的,品牌类的,应该说是我的导师。
感谢今天来的各地政府,包括我们的同行和消费者,今天大家坐在一起思想的碰撞,我相信整个环境应该开敞开的,不是各自为政的,中国这个土地上,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是很危险的,我们在放开的情况下,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从我们想具体的销售这块,江淮汽车首先对产品的设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如果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产品定位,不论是什么样的政策,无论企业怎么推,不可能赢得市场。我们江淮的电动车是以客户对我们特定的目标客户群体为中心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城市短途代步,这是我们产品的根本。这个中心作为产品的定位,我们的具体体现,是产品定位是省钱,好开,安全环保,公司的导向是真正的市场化,而不是靠国家的补贴,或者是各地市场补贴,真正的市场化,是失去所有的补贴使客户能够买得起。这是关于产品的本身。作为销售的模块,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服务,我认为这个是最根本的,从这一点来说,略微的讲几点,给我们现在的电动车已经做好了远程终端的服务,这个服务中心是在技术中心的本部可以做24小时主动的服务能力。包括我们会要求北京,可能我们专门会有一个技术团队,以公司本部为主导的技术团队,会驻到北京,以我们的客户解决售后服务的问题,包括刚才提到的,代步车的问题,深圳的陆处提到了三天修不好要有替代车,我们一定要求不管是纯电动的代步车,包括传统的代步车,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包括备件的储备,要求北京备件中心总库,确保北京的储备,北京一定要确保给客户安全的使用环境,包括用户买车已经建桩,这是都是具体的问题,我认为客户是非常关注的问题。
消费渠道的问题,包括了传统的,包括专业的渠道,包括汽车的渠道,包括沟通的渠道,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所考虑的,但是我们要求一个共性,必须要有新能源的专门的属性,要了解技术,要能够确保服务,这时对渠道建设的基本要求,庞总团队,第一电动网,包括传统的媒体,其他的自媒体,希望通过媒体渠道,要转变这种意识,社会层面的意识,感觉到我们纯电动车是触手可及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或者是纯粹是一个实验品,首先从媒体的渠道要转变社会意识,纯电动车越来越社会化,市场化。让产品能够使客户了解,体验,这样就能够在企业,包括产品和客户群体之间架一个很好的桥梁,做正向的激励引导。最后感谢第一电动网,包括庞总给我们这样一个沟通的机会,欢迎大家到江淮汽车做客。
主持人:今年iev5也要上市了,两款车计划卖多少?
方部长:客户给我们肯定多少就是卖多少,不是说我们想卖多少就卖多少。
主持人:蓝海新能的张总谈一下发展计划。市场的大门打开了以后,蓝海新能怎么样走出新乡,走到外地市场。
张辉:蓝海新能主要是研发和销售福汽集团旗下的产品,我们主要是侧重于底盘换电,我们跟政府来讲,走到河南以外遇到了很多问题,换电站的建设问题。刚才各位政府的领导和企业提到的问题,建换电站,占地和建桩来比,跟充电找的麻烦更多,蓝海新能今年新开发了一款纯电动的短途车,是一款充电模式的车,目前正在上布告,北京试验厂做测试,我们会把比较大的力气下在全国这款城市物流车来推动在全国的销售。乘用车方面已经上公告的是V3,今年还有推出一款新V3和V5。
我们的电动车要普及的话,应该满足几个条件,一个是车价不能比传统车贵,第二是使用成本便宜,这个现在已经做到了,第三点是用车方便,不管是充也好,换也好,使用方便是至关重要的,我觉得作为车企来讲,虽然大门打开了,如果说做不到以上三点,真正想汽车的爆发还是很困难的,最终的目标,如果是只有国家补贴,而没有地方补贴的情况下,能够被市场接受,到那这个产业才能真正的火爆起来。
主持人:谢谢张总,下面要把时间给到坐在右侧的几位消费者代表,我简单的介绍一下,邱枫先生是第一电动的同事非常熟悉的,也是北京电动汽车消费群非常熟悉的车迷粉丝的组织者,北京所有的汽车组织活动有时间都会参加,是积极的号召者和组织者。王忍先生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车主,在读博士,曾经给第一电动投稿,批评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政府给我打电话关注到你的稿件,目前这个稿件被撤掉了。李龙飞,半年前买的车,合肥买了IEV二手车,托运回来的。何先生是关注奇瑞十年的车主,现在不在现场,有三位消费者代表,请你们对各位车企提问,有什么问题,平时没有时间,今天要大胆的问,需要车企,地方政府帮助你们做什么?
邱枫:首先非常感谢庞总给我这个机会,其次跟大家非常抱歉,庞总介绍得有点过了,个人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从我个人来讲,希望能够被不管是北京市,还是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作出一些自己的贡献。不管是以自己爱好,业余消费者的身份,还是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希望为这个产业发展出一份力。刚才庞总和各位领导都说了很多,首先提到新能源汽车和其他的产生汽车确实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汽车消费者一般关心的仅仅是这个车和车企本身,但是我们关注到这个新能源汽车的话,必须要关注对整个产业的业态,包括政策,包括我们车企出现的车型,还有整个市场上和周边的朋友也好,亲朋的认可,整个市场环境还没有培育起来。新能源汽车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提到这个产业,不得不提保护,我今天不是说对保护要有什么炮轰,最近有一些关于保护的炮轰的也好,支持的也好,从我来讲,跟我坐这里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这个产业对外资品牌和进口品牌目前是不完全开放的,本身就是保护我们自主品牌和自主车企,包括国内市场的行动,具体到各地方来讲,我无法评判短期的对和错,但是我们前两天也看到了,大众集团和上汽,一汽谈了一场非常大的合同,在2016、2017年,未来的合资的,真正的保护不了的,狼也好,虎也好,会进入这个产业。刚才领导也提到了,自主品牌的份额传统车也是下降的,作为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在合资品牌,自主品牌面前站起来,占得住市场,份额,在消费者这里站起来,我们抓住机遇发展,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地位。现在我没有看到除了北汽以外,其他的一些厂商未来的整车型产品的布局,这个产品线,这是我们跟消费者非常关心的,我个人以前是奇瑞车主,除了QQ和M1小型车,紧凑型车,B级,SUV的市场,有没有强有力的产品规划和布局,这是我们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还会是奇瑞电动车的车主吗?
邱枫:看情况。
方运舟:奇瑞S15是一款,A级车,今年要上市一款车,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用车。还有一款7,明年七八月份上市,插电混合动力,2016年左右是SUV型的,比现在的档次更高一些的,插电的混合动力价格会更高一些,跟传统车的档次差得很大用户容易接受一点,二三十万加5万块钱会感觉不太多,奇瑞将来是重点打造SUV车的。现在的规划是这样的。
主持人:刚才邱枫提出的问题,不仅是提给方总的,也是提给在座的所有本土车企的,第一层是我们想了解各车企未来的产品线的完整规划,我们想看一看里面有没有我们想要的车型,第二是我们想了解合资车,或者是外资车什么时候能够买得到,或者用平等的条件去买得到,这里面反映了消费者的心理替代,认为合资车和外资车在产品上更值得期待。无论对错,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非常合理的。
王忍:非常感谢第一电动给我们一个交流的机会,我写了一封公开信,主要是针对北京的两个问题,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政府就这个问题,透明度的问题,包括汽车准入的车测评时间,北京市怎么样盘活充电桩,既有的充电桩,怎么透明公开的展示给消费者。与消费者交流的机会,我认为是政府需要公开透明的与消费者交流的。针对车企老总提出一个问题,成本,经济成本,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车,什么样的性价比,通过一些自媒体的交流,QQ去和微信的交流,大概有一个区间,基本的续航历程大部分人希望是180到300,目前还没有超过300的国内电动车出来,当然是越远越好,第二是大概可以接受的价格,这是代表大多数人接受的区间,当然也会有更高的,大部分人接受的区间应该是12到18万。在这个价格区间和里程区间性价比越来越好,针对北京的情况,问比亚迪,认为他们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听说在车展上有一款纯电的秦要发布,除此以外还有没有更加针对北京市现在的补贴情况,针对纯电动车有一款价格更合适,续航里程更合理的产品,关键是时间,现在北京市摇号6个月之内必须作出选择,如果没有选择摇号指标就浪费了,比亚迪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新车同上市,量产进入到4S店。
王瑷珲:首先代表比亚迪表示感谢,180到300公里,目前的E6是在这个区间的,而且新车的续航里程还会稍长一点,纯电动车是依赖电池的,电池两三年会有一定的进步,同等体积下续航里程会多一些。12到18万,了车价分两种,出租车版本补贴之后在这个区间,但是并不需要每次跑300公里,如果要求180公里,我们考虑这一部分人群,减少一点电池,又符合续航里程的需求,价格也符合需求,已经立项了,至于说有没有这么,还不好讲,因为车出来到上目录,北京的摇号,到6个月之内是否能上,这个时间段有没有这样快,我不好讲。北京后续还是会有让一些对节能环保,有贡献的车进入到,让北京的消费者也可以买到这样的车型,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机会,我们不依赖充电桩,上班下班70公里都可以,1.5T的发动机可以完全的满足要求。
王忍:最大的问题是现在不能进入,未来看不到时间表。
主持人:不用这样悲观绝望,王部长已经很委婉的告诉你了,很快就会不用很长就会得到积极的消息,谁说秦不能进北京的。我们看到政府开放的态势是不可逆转的,越来越开放,不用太紧张,会看到秦进北京的一天。
李龙飞:我问一个问题,5年10万公里,衰减不大于80%,怎么来测算?剩余的电池容量。
方良海:首先我对客户,李龙飞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在中国的新闻时报也见过你,我当时对于用车的新方式,那个主题我看了只有自己感觉到在北京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到合肥买了我们的车在这边用,从我的角度是由衷的感谢车主。
我们关于检测,我本身是做营销的,从专业的技术来讲,不一定了解得那么专业,但是我大概的了解是这样的情况,目前在技术中心有一个新能源研究院,下面有一个产品试验试制部,第一代车,从2010年,不停的进行运行,其中有2010年出来的三辆车,不停的运行,在试验的过程当中,现在其中有两辆达到10万公里了,在国家相应的为国家规定的城市工况,需要开多长时间的空调,刹车,启动,在城市的路况,我们来检测行使里程,对我们现在已经运行的超过10万公里的车,运行衰减率在17%,这个衰减还不到20%,包括现在真正的合肥城市,2010年投入家庭使用的,现在已经跑的将近8万公里了,我们自己跑了4年,没有到5年10万公里,我们在客户的跟踪过程中,应该说衰减还是远比我们当初设想的20%要小得多。8万公里实际的衰减不到15%。我们当时为什么要设定5年10万公里20%,作为工厂是相对比较保守的。真正的运行衰减是完全可控的。
主持人:比亚迪在北京最大的4S店的老总,北方华鹏董事长王瑞江,王忍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能不能有一款便宜的,我不知道怎么定义便宜,12到18万,续航150到300区间的车给消费者提供,琴什么时候可以买到,什么时候以新能源汽车的方式买到,您能回答一下吗?
王总:首先感谢庞总和第一电动汽车网,我们也战略合作方。我感谢各城市的领导和同仁,作为经销商是在一线摸爬滚打,包括从2月26日北京市公布了第一批的新能源准入车型,比亚迪也是比较幸运的,进入了我们的第一个新能源车型,先给大家简单的把我们公司这段时间的电动汽车的情况回顾一下。
主持人:大家特别关心到现在卖了多少辆车。
王总:2月26日北京市正式进入比亚迪汽车,到现在为止,到今天,最新的统计数字,E6汽车北京的销量是26,是我们集团公司,不包括整个公司,还有一个让大家关注的数字,秦这款车的定销量,到今天达到了31台,可能很多的外省市的领导不太清楚,秦在北京,第一是要摇号的,是正常传统车的摇号,第二是不享受北京市地方补贴,以这两个数字来讲,一个是31台,一个是26台。就能看到现在我们车友朋友和车主朋友的需求所在。这块向大家公布这个数字。我在这要感谢31位车主,包括刚才车主的问题,如果要想买,如果真是对这款车有特别好的想法,我想还是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据我们了解,至少在半年之内,秦进入北京还有压力,包括北京这几天,今天我开的第三场会,上午两场都是新能源的座谈会,包括市领导在一起,现在大家的重点工作,抛弃一切都是E6,在此我说,把我们这段时间4S店铺工作简单的汇报一下
新能源车作为新兴的销售车性,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三个字,压力大,在这两个月的过程中集团投入了1000万,做新能源的E6汽车的推广,首先订购了20台车,大家知道每台车都是30万左右,这就是600多万,这20台车做什么呢,给广大的车友朋友,准车主进行深度试驾,很多人关注新能源车好不好开,好不好用,怎么充电,没有问题,可以把车先开走,不用交一分钱,写一个合同,保证车辆的安全,保证车辆到时候归还,可以提供4天的时间,就放在你家里,还有两个售后人员,陪同这辆车帮你解决一切问题。如果感觉OK了再谈订购,所以说我们的投入是很大的。
第二,我们得向北京市政府承诺,提供24是的专业救援,我们集团公司已经在北京,比亚迪有5个专业店销售专业车,我们集团2个店纳入了新能源的体系,这2个店需要8台拖车,每台拖车都是几十万,能源车如果在路上,不是说事故,哪怕说没有电了也不允许拖动,只能用板拖去拖,这又是很大的费用。
第三,每个店要安装8个以上的充电桩,最低的是8个,这8个充电桩还要分直流和交流的,北京的标准是直流充电,但是我们比亚迪汽车是为了充电的迅速,是交流充电,与北京的标准还不太相符,我们还要安装交流的,还要安装直流的,我们的车辆还要有两个充电口,在北京的车主应该是占便宜了,在不增加任何的车辆成本情况下,符合了全国的充电,也就是说不管当地是交流还是直流,我们的车开到哪可以充到哪,这块是这段时间又做了这样的工作,安装8个以上的交直流充电桩,承诺所有的,不管是北汽,江淮,其他的不是我们品牌的车辆,全天24小时开放充电。
第四,组织专业的营销队伍,包括售后服务队伍,原来的队伍,特别是售后队伍全部打散了,以前大家修的是传统的燃油车辆,这样的技术和电车是完全不同的,这个电车,大家是感觉380的电是高压了,比亚迪最低也是550伏以上,这是超高压,一般不是专业人员是无法对这个车进行维修和保养的,这样的话又重新对设备进行更新,重新对人员进行长期的培训,这批人员已经培训了半年以上,到现在已经完全满足的服务的任何要求,欢迎在座的广大朋友到我店深度试驾,提前感受一下电动车时代的到来,感谢庞总,感谢大家。
主持人:说自己投入了那么大的时间和成本做好准备,意思说今年卖比亚迪肯定不能卖个小数,一定要卖几千台,王总曾经跟我说过一个数字,我忘记了,回头再讨教.沙龙进行到最后,还有一位很资深的,我的老朋友,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资深的研究专家,在行业里面探索了多年的谢子聪先生,现在开启了一份新的事业,叫做中联达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谢老师在这个行业里面大家都很熟悉了,曾经在莆田公司做莆田新能源的副总,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换电的16字方针,离开了莆田以后进一步发展了战略思考,请谢老师做最后一位发言。
一方面我认为他有这样的理论高度,很有激情,可以把我们的即将开办的激情再点燃一下,希望写老师在这段时间,在中联达有新的思考。给你10分钟时间。
谢子聪:非常感谢庞总给我10分钟,我只讲5分钟,我也不讲中联达的事,我就讲讲自己的事,刚才说北汽要为小白鼠挂奖牌,我担心的是城市政府在2017年会不会先成为小白鼠,整车企业,按照北京市说今年2万,明年3万,到2015年发展5万辆,到2017年5万入户,是因为要买第二组电池,说是买,会不会车企是第一个小白鼠,我今天要说的是,我们这个事为什么这么多年推下去,包括深圳陆处我是久仰大名,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今天不敢说我们辛苦了这么多年,已经有一个可复制,可发展的模式,胸有成竹了,没有。2015年,“十二五”说打水漂赔了,中国人认了,起码长了经验,有了教训,“十三五”可持续发展了,可以。可是我担心的是“十三五”是不是也要打水漂,请城市政府的领导,我只是建议,首先解决不是今天在第一问题是怎么卖车,怎么服务好,本质没有弄好,我们是模式创新,没有成功的模式,中央没有成功的完整的模式的情况下,建议首先要完成的是城市顶层设计,自己都没有完成顶层设计,没有抓手的情况下,如果盲目的推,最惨的是城市政府。因为这块土地就归你,企业打水漂,换一个城市去,你们可是最惨的。这是我担心的。
第二,按照现有的模式推,有两大障碍,前面证明了不可走,再往下走方向对吗,我曾经问过江淮,第二组电池谁买,他们说没有想过,五六万块钱,这还是20多度,30多度,如果能量上去了,上升到六七十度,特斯拉80度的电池,1千块钱一个千瓦时,8万块钱,谁买谁死,城市死了产业链断了,必须是集成优化的技术方案,不是前四年,有钱打不通,北汽,上汽,往前打不通,一定是联手,所谓的联手是这个事推动商业化是五个环节,叫五位一体要联动起来,一定是整车,电池,运行上,资本,城市政府。五个人成为一个齿轮,咬合在一块,共同为市场打拼,因为2015年的任务是既要达标,还要可持续发展。如果仅仅达标了,政府掏了,后面不可持续发展,可以想想是怎么回事。谢谢,我就说这么多。
主持人:感谢谢老师的最后环节的慷慨陈词,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设问,有人一直说消费者,是不是第一批消费者是不是成为小白鼠,设问是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试问推广的城市成为小白鼠,很有意思的视角。我先不评判这个试问的对错,沙龙到这里已经达到了主办的活动目标,我希望为大家展示出这个行业,这个生态正在完成一场自我净化,是多个力量推动的自我净化,有政府,在政策层面的推动,有车企在研发生产销售方面的推动,也有消费者在消费层面的推动,更有我们谢老师这样的行业的理论观察者,运行模式的探索者的推动。多方力量的推动共同构建这个行业的净化,会向哪个方向去,没有人说得清楚,生物的历史上净化过程会受很多外力的因素影响,有一条可以相信,中国改革几十您的历史告诉我们,所有的进程都是由基层的力量,来自基层的力量,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包括地方政府共同推动,以各种独创性的,根据当地的条件,独创性的实践,迈出一条路,走出试点慢慢的推广,最后形成一整套的规则。最后再由中央政府跟进政策补上,我们觉得这场净化的过程还会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向走。
此前很长时间,大家反复的说顶层设计,关于顶层设计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表达一个观点,我认为不存在先验的神仙,看到十年以后,对一个产业的政策给出非常明确的,每一年每一年的关键节点和路径,我不认为有这样一个神仙的政府,或者是神仙的专家,可以给出一个产业这样的规划,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可以靠规划发展壮大,没有一个市场可以靠政府催生壮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的生长,力量的根源,不在天上而在地下,不在政策而在市场本身。创造者就是在座的各位,所有人相信政策的春风一旦吹开,这个市场就会像春暖花开一样迅速生长的时候,我们要想想政策的威力真的这样大吗,可以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买单吗?还有什么方面需要注意的,还有什么声音需要从消费者那里听取的。胡总讲了一定要推动一件事情,推动北京市的政府,北京有关方面重视跟消费者对话,我是完全赞同的,真正的市场的进化,生态的进化是消费者作为原点。
感谢各位,奇瑞电车进北京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开启了先例,此前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敢于把产品放到长途跋涉,奇瑞做到了,向奇瑞表达敬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