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对阵移动出行版三国杀 互联网圈内干爹恶战

已经有好多年了,互联网领域没有诞生一个这样的细分市场,令BAT巨头们垂涎欲滴跃跃欲试不惜一切代价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了。现在终于来了一个,那就是移动出行市场。通俗讲就是租车、打车、专车、校车、拼车、代驾等一切与城市出行有关的市场。

上一次令BAT们集体心动的机会应该是手游概念吧?上上一次应该是移动分发市场吧?总之,都跟移动、跟手机相关,这一次依然跟移动和手机相关,不一样的是,比前两次都要来的更快更猛烈更刺激也更大。

滴滴快的合并后最新估值87亿美金,这要比前两个市场的公司大很多很多。手游概念上市公司的市值至今都没有超过10亿美金的(腾讯除外),移动分发领域最大的是91无线,当年卖给百度的时候算是天价了,也不过19亿美金。所以,移动出行这个市场应该是最近很多年来,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了,比视频行业都要大很多,优酷土豆集团不过20亿美元多点。

这么分析来看,就不难理解百度、阿里、腾讯为什么都这么重视这个市场了。既然都这么重视,那我们来看看他们三家在这个领域是如何布局的?如何玩一场真正的三国杀?

阿里和腾讯的对决

这个故事要想从去年的滴滴和快的烧钱大战开始。

这并不是因为这两家企业做的最早,而是说从他们的烧钱大战开始,外界才真正关注到这个市场,也才意识到原来这个市场背后有强大的后台,互联网圈都叫干爹。两个干爹分别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个都财大气粗,都想吃下这个市场,结果可想而知,在烧掉几十个亿之后,握手言和了,今年的情人节,滴滴快的合并。合并原因有很多人分析过,最大的原因并不是烧不起钱,而是再继续烧下去对于腾讯和阿里都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他们烧钱,表面看是为滴滴和快的抢占市场份额,其实,对于腾讯和阿里来讲也是为了带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手机装机量和使用习惯。当去年烧了几十亿后,这两个支付的用户接入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再烧下去,成本过高效率过低。握手言和是个不错的结局。

那么问题来了,滴滴快的合并之后,这块地盘应该算在腾讯头上还是阿里头上呢?各自占比如何呢?是按照占股比例算还是按照用户使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的比例算呢?这是个有点无聊的好问题。无论怎么算,总之,移动出行市场,腾讯和阿里基本是休战了,这就如同战国或者三国时期,两国恶战之后都要休养生息恢复几年一样。

就在腾讯和阿里恶战的时候,百度干嘛去了呢?

百度: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去年,就在滴滴快的大战正酣之际,百度非常低调地开了一场发布会宣布百度入股Uber,要知道,Uber可是这个市场的真正的老大,估值400亿美元,在美国市场具有相当的盈利能力,可不想中国靠烧钱烧来的市场。所以,Uber才算是真正的财大气粗,目前账上趴着28亿美金(私人渠道可靠数据)。按理说,它并不需要百度的这笔投资,看中的是什么呢?资源,百度有中国最庞大的搜索引擎资源。而百度呢,也并不需要控制Uber,而只是交个朋友拉个兄弟,关键时刻万一用得上呢?毕竟人家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老大哥。

这还没完,除了投资Uber之外,百度还投资了易到用车,这次甚至连发布会都没开,没有对外宣布,这要在其他公司早就嚷嚷出去了。两周前,百度还投资了二手车电商——优信,二手车电商这个概念正趁着“互联网+”的东风飞起来,百度就捞到一个。上周四,百度又领投了51用车,进入一个更新的市场——拼车。今天,百度又领投了天天用车,又是一款拼车应用。这投资布局的密度也是醉了。

从投资Uber、易到、优信、51来看,百度在出行领域O2O布局逻辑逐渐清晰,并且百度多场景化入口(手百、地图、糯米、直达号)、技术实力可以复制到其他垂类,这是百度移动时代的大战略。除了移动出行市场,在其他领域如医疗、教育、娱乐等,百度都在打造更多连接人与服务的故事。

“泛汽车”市场的猜想

以上基本是大家所能注意到的,百度、阿里、腾讯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布局。主要也是体现在应用层面,与用户直接相关。相当于“互联网+出行”,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改造人们的出行方式。但是,如果认为这就是全部,那就太小看这三巨头了。当我们还只着眼于今天的时候,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们早就穿越到了5年以后的时空。不信,你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BAT三巨头在移动出行市场之外的,更广阔的汽车相关领域——姑且定义为“泛汽车”市场,看看他们在这个未来市场的布局,能力有限不敢乱解读,留给各位看官参考、点评。

百度

2014年4月,百度发布智能互联车载产品CarNet,可将用户的智能手机与车载系统无缝结合,实现“人、车、手机”之间的互联互通。

2014年9月与宝马合作,推进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的研究,双方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内,联手攻克高度自动化驾驶在中国道路环境下面临的技术挑战,通过智能技术加强道路行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及人员伤亡。

2015年初,百度推出Carlife,这是一款车载平台,而且是跨平台的车联网解决方案。从车机端、手机客户端、汽车后端市场全部囊括,通过“车联网”的方式建构一个完整的以汽车为中心的互联网生态链。

2015年3月10日,李彦宏在北京参加“两会”时表示,百度已开始着手研究智能汽车,并正与汽车制造商开展合作,或将于今年推出一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汽车。不过他拒绝透露该汽车制造商的名字。

阿里巴巴

2015年3月,阿里巴巴与上汽合作,合资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共同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打造开放式资本平台,吸纳更多互联网汽车参与者。双方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将于明年上市。对于互联网汽车行业来说,10亿元的投资并不算大,也显示了阿里在“互联网+智能汽车”概念市场上的谨慎态度,但联系到阿里近年收购高德地图以及积极开发YunOS操作系统的一系列动作,这些都很有可能成为阿里切入智能汽车制造核心领域的杀手锏。

2015年4月8日,阿里宣布成立汽车事业部,由原天猫汽车、淘宝汽车、汽车O2O三个团队合并而成。未来将以“车主+”战略为中心建立一个新的平台,并与负责大数据营销的阿里妈妈、汽车金融业务的蚂蚁金服、以及汽车生态产业链各方协同合作,力图向车主提供看车、选车、买车、用车、卖车全链路的汽车电商服务。

腾讯

2014年5月,腾讯发布旗下首款车载智能硬件产品“路宝盒子”。9月24日,腾讯与四维图新共同推出车载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趣驾WeDrive”。

2015年3月23日,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共同签订了《关于“互联网+智能汽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河南郑州展开“互联网+智能汽车”领域的创新合作。

综上所述,百度、阿里、腾讯,凭借各自在搜索、电商、社交领域的垄断地位和专业能力,在未来的移动出行乃至“泛汽车”市场,同样存在类似的分工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百度在“汽车智能”与“汽车互联”两个方向依然具有最先天的优势;阿里在“汽车交易”环节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和不可撼动的地位;腾讯则会在汽车使用、出行等应用领域依靠强大的微信、QQ把用户最大效率的聚拢、激活。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长胜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