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 河南省要抓紧未来10年战略机遇

未来10年将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已经错过了发展传统汽车的最好机会,不能再错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河南省政府日前印发了《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意见的出台,对于明确方向,抢抓机遇,加快培育竞争优势,推动我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 河南省要抓紧未来10年战略机遇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我省取得了哪些成绩,如何“弯道超车”,推广应用如何筹划,充电设施如何超前布局,商业模式如何创新,作者为此采访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在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及电池制造方面,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产品成本较高;关键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储能系统、驱动系统、整车控制和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商业化运作模式尚未建立。投资、金融创新不足,缺乏活力;市场主导没有形成,整车和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化运营模式没有建立起来;充换电站建设比较滞后。充换电设施还未形成网络化、立体化,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河南省工信委副主任李涛说,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省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推广应用、充换电设施建设、产业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作了具体部署。这既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又是一个动员令。

推广应用引领产业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发展起来,推广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国家早在2009年就进行了“十城千辆”示范运营,全国共有25个城市为示范城市,我省郑州市是其中之一。2013-2015年,国家又进行了第二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更多的城市参与进来,我省郑州、新乡市就在其中。从2016年起,推广应用面向全国实施。

《实施意见》确立了河南省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2016-2020年,全省推广新能源汽车分别不低于1.8万辆、2.2万辆、2.8万辆、3.8万辆、5.0万辆(标准车,下同),且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全省新增及更新的汽车总量比例不低于1.5%、2%、3%、4%、5%。

上述目标是个最低标准,在实际中可能要大于这个数量。我省主要从两个方面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一是确立重点推广区域。把郑州、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焦作市等列为新能源汽车推广重点城市,确定了未来五年的推广计划。二是确立重点推广行业。把城市公交和旅游景区用车作为重点推广。对未来五年全省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和旅游景区车辆制定了相应的新能源车比重。

为完成推广目标,还要求省直机关、省辖市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新增及更换车辆中的新能源车的比例不低于35%,以后逐年提高。

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成本偏高,一个是使用不太方便。老百姓买车,讲求安全、舒适、功能齐全,新能源汽车在这些方面都能达到要求,但在成本和使用便利性上存在不足。尽管中央、地方都给予私人购买财政补贴,但是新能源汽车价格还高于同类型的传统汽车。此外,在续驶里程方面,已上市的大多数纯电动汽车最长续驶里程在200公里以内,如果跑长途,需要多次充电。但充电设施建设刚刚起步,还不能满足充电需求。

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以方便消费者用车。《实施意见》对企业和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车也作了部署:“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按相关规定给予补贴,并通过不限购、不限行、降低使用环节成本等政策引导,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企业日常办公车辆、通勤班车和私家车等应用新能源汽车。”

充电设施适度超前布局

目前,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有顾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充电不方便。

为此,《实施意见》按照“适度超前、有序建设”的原则,对全省未来一个时期充电设施建设进行了谋划。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充电体系,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发展目标上,规划“2016年,全省建成城市充换电站15座,移动充换电站(车)10座,公共充电桩8000个。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35万辆左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在建设方向上,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

抓好新建设施的充电站(桩)建设。规定“新建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位、大型社会公共停车场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电站。”

抓好用户居住地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充电服务、物业服务等企业参与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统一开展停车位改造,直接办理报装接电手续。鼓励通过在居民区配建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为用户充电创造条件。”

抓好单位内部充电设施建设。要求“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要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规划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和充电设施,比例不低于15%。”

抓好公共服务领域充电设施建设。“对于公交、环卫、机场通勤等定点定线运行的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应根据线路运营需求,优先在停车场站配建充电设施。对出租、物流、租赁、公安巡逻等非定点定线运行的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应充分挖掘单位内部停车场站配建充电设施的潜力,结合城市公共充电设施,实现高效互补。”

抓好城市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从城市中心向边缘、从城市优先发展区域向一般区域逐步推进。优先在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及交通枢纽等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快充设施,适当新建独立占地的公共快充站。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充电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

抓好城际快速充电网络建设。“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服务区建设城际快充站,到2020年实现省内城际快充网络全覆盖,满足新能源汽车城际出行需求。”

在建设方法上,《实施意见》强调“整合社会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和具有资质的企业充分竞争,参与充电设施建设以及运营维护,通过给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保护投资主体初期利益,激发市场换投资、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活力。”此外,还倡导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培育市场主体。

模式创新开拓市场空间

近几年,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都有很大投入。但一个产业要发展壮大,单靠政府推动是不行的,必须由市场来主导。

省工信委提出,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接下来政府应分阶段有序退出,逐步交由市场来主导,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大商业创新力度,主要从4个方面实施。

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整车租赁、电池租赁和回收等服务领域。商业场所可将充电费、服务费与停车收费相结合给予优惠,鼓励个人拥有的充电设施对外提供充电服务。”

推进智能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鼓励围绕用户需求,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充电导航、状态查询、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服务,拓展平台增值业务。”

创新充电服务商业模式。“探索大型充换电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引导商场、超市、电影院、便利店等商业场所为用户提供辅助充电服务。鼓励充电服务企业通过与整车企业合作、众筹等方式,创新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商业合作模式,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提供智能充放电、电子商务、广告等增值服务,提升充电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鼓励投融资创新。“在公共服务领域探索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的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运营模式,在个人使用领域探索分时租赁、车辆共享、整车租赁以及按揭购买新能源汽车等模式。”

三大板块夯实产业根基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是最终目标。目前,我省除新能源客车具有一定规模外,其他产品规模小,档次低,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车制造比较薄弱。而新能源汽车能否进入百姓家庭,又关键看乘用车的发展。为此,《实施意见》在巩固抓好新能源客车这个优势产品外,也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抓好郑州新能源客车、纯电动乘用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基地建设。主要以宇通客车、少林客车、郑州日产、海马轿车为骨干,加快推进这些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2016年形成新能源汽车产能8万辆以上。到2020年,形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客车、纯电动乘用车制造中心。”

抓好3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建设。分别是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公司年产10万辆中高档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河南力帆新能源电动车公司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河南森源电动汽车公司年产2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除上述这3家新建企业外,考虑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实施意见》也把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项任务来部署。“鼓励腾讯、和谐、富士康联合引进国际新能源汽车开发团队,以开发设计带动建设出口型整车基地,创造条件吸引国际新能源汽车企业布局郑州,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研究基地。”

抓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重点推进中航锂电(洛阳)、郑州比克新能源、河南国能电池、多氟多(焦作)新能源、河南新太行电源、河南锂动电源,许继集团、南阳防爆集团新普电机、开封盛达电机制造等充放电成套设备、电机驱动系统制造项目。”2016年全省车用储能系统产量超过8万台套,2020年达到80万台套产能规模。

通过上述三大板块的实施,力求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一批整车制造和配套产业知名品牌,促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技术攻关实现创新突破

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有一些技术瓶颈有待突破,为此,《实施意见》把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作为重要环节来抓。

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攻关。主要“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整车控制与节能、智能辅助驾驶、充电加注、区域工况构建、排放与噪声控制、试验检测、电池回收等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整车集成技术集中力量攻关。”“推动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在关键材料、电池系统等共性、基础技术研发上集中发力。加大对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的支持。鼓励和支持全省新能源汽车制造、研发企业申报上述领域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加强充换电关键技术攻关。“探索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技术方案,加强检测认证、安全防护与电网双向互动、电池梯次利用、无人值守自助式服务以及桩群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动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研发。

加强平台建设。“以综合性研发实体和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加大研发和检测能力投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研发等技术支撑平台。”积极申请筹建国家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鼓励国内外汽车企业及研发机构在河南省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加强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推进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陈辉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