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出口榜:特斯拉创两年来新高,智己翻十倍暴涨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中国乘用车出口量达55.2万辆,环比上涨4.9%,同比大涨24.4%。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23.7万辆,环比上涨15.2%,同比大涨97.6%。纯电动车出口量14.8万辆,环比大涨10.5%,同比大涨52.5%;插电混动车出口量8.2万辆,环比大涨23.8%,同比暴涨270.5%。

20强榜单呈现 “头部领跑、新能源主导” 的鲜明特征。比亚迪宋PLUS以21894辆登顶,环比激增45.5%、同比暴涨 208.2%,凭借插混技术优势成为最耀眼的出口明星;特斯拉 Model Y 紧随其后,19074辆的出口量伴随 118.4% 的环比增幅,Model 3以 16417 辆位列第三,两款纯电车型合计贡献35491辆出口量。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10月出口量达3.5万辆,环比大涨84%,创两年来单月新高。智己出口量超1.4万辆,环比实现超13倍暴涨,首进品牌榜TOP10,旗下智己LS6以1899.3%的 “火箭级” 环比增幅闯入车型榜前十,成为榜单中最大黑马。

▍新能源车占半壁江山,传统燃油车承压转型
TOP20车型榜中,新能源车占据8席,占TOP20总销量超48%,成为出口增长的核心支柱。其中,特斯拉两款车型占比15%,比亚迪旗下宋PLUS、海鸥、元UP、海狮07EV 四款车型合计贡献超5万辆,形成 “特斯拉 + 比亚迪” 双龙头引领、新势力跟进的格局。这些新能源车型在全球市场精准布局:特斯拉聚焦比利时、英国等发达国家,比亚迪则在东南亚、南美凭借成本优势快速起量,智己、奇瑞等品牌则通过技术差异化切入细分市场。
传统燃油车则面临市场分化压力,20强中12款燃油车型表现参差不齐:名爵系列分化明显,名爵ZS以16410辆位列第四,但环比下降3.9%、同比下滑16.1%,名爵 HS 却迎来70.4%的环比激增;出口老牌奇瑞瑞虎系列,瑞虎 5X同比增长33.7%,但瑞虎7、瑞虎8分别同比下滑58.4%、37.2%,反映出传统燃油车在新能源替代压力下的转型阵痛。
▍智己LS6翻19倍暴涨,瑞虎7同比环比腰斩
智己LS6的 “火箭级增长” 背后,是 “换标MG + 精准布局” 的战略成功。为破解海外品牌认知度不足的难题,智己选择将LS6等车型换标MG出口,借助MG品牌在欧洲及南美市场的百年积淀、大量用户基础及成熟销售渠道,快速降低市场进入门槛与运营成本。
产品力层面,LS6搭载双电机四驱与后置后驱多元驱动配置,零百加速最快3.48秒,综合续航超700公里,核心参数对标特斯拉 Model Y但价格低15%-20%,同时适配欧洲充电标准与道路法规。
2024年作为智己正式进军欧洲市场的元年,10月出口量的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换标战略落地见效,其主要出口目的地集中在德国、西班牙等西欧国家,通过MG的服务网络快速解决用户售后顾虑,为后续LS7、L6 等车型的出海奠定基础。
10月奇瑞瑞虎7出口11253辆,较9月的19791辆环比暴跌43.1%,较去年同期更是同比大幅下滑58.4%,两项核心指标均近乎 “腰斩”。瑞虎7的下滑并非个例,奇瑞瑞虎8同比下滑37.2%,名爵ZS同比下滑16.1%、名爵3同比下滑42.1%,欧萌达同比下滑38.8%,多款燃油主力车型陷入增长瓶颈。
深入分析来看,瑞虎7的双腰斩主要源于新能源替代效应加剧,其核心出口市场俄罗斯、南美等地,比亚迪宋 PLUS、海鸥等新能源车型凭借更低的使用成本快速抢占份额,10月宋PLUS在俄罗斯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超3 倍,直接挤压瑞虎7的生存空间。

▍头部格局微调,特斯拉创两年来新高
10月中国汽车品牌出口第一梯队竞争依然激烈,奇瑞以81930辆的出口量位居榜首,尽管环比出现12.6%的下滑,但同比实现0.5%的微增。比亚迪则以78144辆的出口量紧随其后,成为10月出口市场的最大亮点之一 ,其环比18.1%的稳健增长叠加182.7%的同比爆发式增幅,印证了其新能源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特斯拉(中国)凭借35491辆的出口量跻身第四位,环比大涨84.0% ,同比大涨28%,创近两年来出口新高。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其季度交付策略 —— 季度初将重心放在海外市场,季度末则聚焦国内交付。
不过,特斯拉10月国内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核心原因是受到小米、问界等国内新势力品牌的市场挤压。
▍新能源品牌成增长引擎,多款品牌同比翻倍暴涨
10月出口数据中,新能源相关品牌的爆发式增长最亮眼。五菱以10974辆的出口量实现245.3%的同比增幅,环比也达到26.4%的正增长,宏光MINIEV等爆款车型在海外小型电动车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持续攀升,凭借高性价比和适配性打开了广阔市场。
零跑品牌同样表现不俗,6565辆的出口量对应214.0%的同比增幅,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代表,其海外市场拓展步伐加快,产品矩阵的完善助力出口规模快速提升。
更令人瞩目的是银河品牌,10月出口7657辆,同比增幅高达8222.8%,尽管环比有17.8%的下滑,但如此惊人的同比增长幅度,凸显了品牌在海外市场的 “破局” 成效,大概率得益于新车型的海外上市和重点市场的集中发力。智己品牌则以14138辆的出口量创下佳绩,环比增幅更是达到1312.4% 。
值得注意的是,10月有多家品牌出现环比下滑态势。长安汽车出口15250辆,环比下滑26.5%,同比也下降 28.5%,成为头部品牌中调整幅度较大的一员,可能受海外市场供需波动、物流调度等短期因素影响;哈弗、捷途、宝骏等品牌环比降幅均超过10%,其中宝骏同比下滑19.8%,反映出部分品牌在海外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产品迭代或渠道优化仍需持续推进。
名爵作为传统出口强势品牌,10月出口42078 辆,环比下滑10.0%,同比也下降15.5%,这一表现与海外市场新能源转型加速有关,传统燃油车产品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品牌亟需加快新能源车型的海外投放节奏。
1-10月中国乘用车出口量达454.2万辆,环比大涨15.6%。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达182.7万辆,占比达40%。随着全固态电池、全自动驾驶等技术的落地,预计2025年新能源出口占比将超40%,20强榜单中新能源车型占比有望突破50%。
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有望冲击600万辆,新能源车出口量有望冲击250万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