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比亚迪将努力打造世界级品牌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以磅礴之势创行业新辉。

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更是中国品牌向好向上发展的见证

在昨天的发布会现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关于“在一起 才是中国汽车”的演讲在车圈疯狂刷屏。

他在演讲中回顾了比亚迪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这是一条充满辛酸悲苦的艰难道路,被质疑被嘲笑被放弃,但比亚迪咬牙坚持了下来;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汽车大国到新能源汽车强国的蜕变。

用王传福的话说,比亚迪用这20年的时间,做了一道关于新能源、关于中国汽车的证明题。

证明什么呢?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车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01

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

“这一条路虽然难走,我们仍然坚持走了20 年,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

“那时候,很多车企陆续放弃了插混技术的研发,我们内部也有好多人提出来,要不要就放弃吧?

但我还是拍板,要继续做,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我也认!

一个做电池的厂子怎么跑来做汽车了?

2003年,比亚迪正式进入汽车行业,但第一天就收到了各界的质疑和嘲笑,更残酷的是资本市场的一瓢冷水,比亚迪的股价当即跌去了20%。

2004年,比亚迪亮相北京国际车展,带来了自主研发的三款新能源概念车,但迎接它的大都是质疑。

“那时候根本没有人相信,新能源汽车能有未来,甚至连‘新能源汽车’这个词,都还没有出现。

大家看不懂,也看不上,更看不起,所有人都在质疑,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到底行不行。”

比亚迪的答案是行,并且开始着力发展技术,加重研发,因为王传福认为这是比亚迪造车能否成功的核心

2008年,比亚迪推出第一代DM混动技术,这项技术将双电机、单速减速器、1.0L自吸三缸发动机结合在一起,做到了纯电、增程、混动三种驱动方式。

同年,搭载这项技术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F3DM在深圳上市。F3DM 是全球第一款插混车型,当时售价为14.98万元,纯电续航里程100km,也是当时全球纯电续航最长的新能源汽车

此后几年,比亚迪不断更新迭代,分别在2013年推出了第二代DM技术;在2018年推出了第三代DM技术;

在2020年推出了DM-p加DM-i的双模DM技术双平台,在插混专用发动机、EHS电混系统、插混专用刀片电池三合一技术上迎来了突破和应用,其中DM-i主打“超低油耗”,DM-p主打“超强动力”。

在此之后,插混市场迎来了转机,因为有巨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插混技术的研发,插电混动从非主流成为现代的主流,比亚迪也走进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但2018年是比亚迪异常艰难的一年,王传福说当时差点走不下去了。

当时中国新能源市场,插电混动的份额还很小,技术本身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突破,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那时候,很多车企陆续放弃了插混技术的研发,我们内部也有好多人提出来,要不要就放弃吧......”

但他认为,不能放弃,要继续做,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他也认。结果不言而喻,王传福赌对了。

而在纯电领域,从2009年推出首个纯电平台e平台,到2020年推出刀片电池技术,比亚迪也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王传福表示,早在2002年,比亚迪就认准了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开始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

“18年来,我们从未放弃这一技术路线,一直寻找新的突破口,坚持研发,才有了2020年刀片电池的推出。”

刀片电池不但突破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瓶颈,还解决了困扰新能源发展的电池安全问题。因为刀片电池,磷酸铁锂才重新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这是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的20年,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02

从1辆到500万辆,比亚迪销量全面爆发

“曾经,我们也怕等不到春天。”

王传福说2019 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当时比亚迪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背后的辛酸悲苦,只有我们自己更清楚。”

截止到2019年底,比亚迪累计推出了20个车型,其中有176款不同型号的新能源车型。

但从2010年到2019年的那十年里,市场上看不到比亚迪取得的进展,只看到比亚迪在原地踏步,在停滞不前。

尤其从2017年到2019年的三年里,比亚迪每年的利润都在大幅下滑,2019年的净利润只有16个亿了。

即使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比亚迪依旧没有减少对研发的投入,咬紧牙关投了84个亿

“很多人在笑我们,这是在‘烧钱’。

但我们深知,要把车做好,要想发展新能源,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

因为比亚迪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在技术研发上累计投入了上千亿的资金。

在最近的12年里,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甚至很多时候还是净利润的三到四倍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2020年之后,比亚迪车型销量全面爆发,过去十几年里的投入一一得到回报。

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自此以后,比亚迪更是加速狂奔。

从第100万辆到第300万辆,比亚迪只花了18个月时间;而从第300万辆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只用了9个月

与此同时,比亚迪现在都在刷新自己每月的销售纪录。今年7月,比亚迪卖出了262,161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61%,再创历史新高。

2022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186万辆,超越一汽大众,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年度销冠,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而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更以全面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年度销冠,名声大振。

此外,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比亚迪成功走进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销量不断攀升,光7月就达到了18,169辆,过去几个月更是累计达14万辆。

03

我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中国汽车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

“我相信,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汽车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我们都有机会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王传福也对中国汽车的当前的发展和未来聊了聊自己的看法。

王传福认为,过去,中国汽车受益于全球化浪潮,深度参与其中,实现了产销规模的领先,但在燃油车技术上,中国汽车品牌一直在跟随,因为没有领先的技术,没有成为市场的主导,无法成为汽车强国。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变革,正推动中国汽车从追赶走向超越,改写“大而不强”的历史。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产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的60%,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有了这些,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如今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强国。”

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从2005年到2015年,10年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才突破了1%;

从2016年到2019年,三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就实现了5%的突破;

从2020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连续两年实现了翻倍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已达到32.4%

王传福认为,按此发展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在2025年达到60%,超过燃油车。

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中,中国品牌大有可为。

去年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首次突破了50%,完成了一次关键性的跨越,中国品牌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创造了过去十几年都无法实现的奇迹。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品牌也正在以领先技术和产品优势获得了更多国际认可。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340多万辆,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214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像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在出海过程中都取得了靓丽的成绩,向世界提出了中国制造的闪亮的品牌。”

王传福指出,拥有世界级品牌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美国有通用、福特、特斯拉;德国有大众、奔驰、宝马;日本和韩国也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

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但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强国,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汽车产业不再被“卡脖子”。

“客观上,我们已经有了创造世界级品牌的基础和实力,主观上,我们也有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情感需求。”

“我相信,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汽车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我们都有机会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汽车用户联盟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7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