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神盾金砖电池、星睿AI大模型、GEA新能源架构……吉利打开技术百宝箱

在刚刚过去的2025上海车展上,吉利展台的含金量不容小觑,除了“银河战舰”的亮相之外,还在安全上下了大手笔,仅仅20分钟的发布会上就连提了61次“安全”,并且甩出一张王牌:向全行业开放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

吉利的野心

“神盾金砖”电池品牌作为吉利整合电池资源的集大成者,除了行业领先的金砖电芯,更核心的在于“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一套覆盖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全方位防护体系。通过36项极限测试(23项超新国标),如30km/h托底冲击、海水浸泡等,将电池安全标准推向新高度。

再来看一个数字:1562,在不久前中汽中心公布的自主整车集团汽车安全专利公开量排行榜上,吉利以1562项安全专利公开数位列第一。

吉利此次开放包括电池包底护板专利、电池包防撞梁专利、底部碰撞实验装置专利在内的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让电池安全从“独门秘籍”到倒逼行业升级安全标准的窗口。

同步开放的还有即将在下半年落成的耗资20亿打造的吉利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能模拟全天候气象环境,并调节0°至90°的无级碰撞角度,真实还原实际交通事故中各种角度的碰撞场景,还有10多项全球和国内首创的试验功能。

吉利的野心已然清晰,当前主流车企多采用封闭测试体系,吉利此举或将打破技术孤岛,构建安全技术生态,扩大行业话语权。特斯拉曾以自建超级工厂和垂直整合能力定义电动车制造标准,而吉利试图以安全试验中心为支点,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基准。

银河科技公园:技术矩阵的“全景舞台”

吉利在上海车展上打造了一个“银河科技公园”,区别于传统展台,这里是一个以“智能安全”为核心的技术展示与理念输出平台。通过“能源科技区”、“安全科技区”、“智能科技区”三大板块,系统化地呈现了其在新能源、智能化、安全等领域的全栈自研能力。

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在能源科技区,吉利展示了其“不设限”的能源兼容能力。除了刚刚提到的神盾金砖电池之外,吉利还展示了GEA Evo新能源架构,集“硬件、系统、生态、AI+”四位一体的全球智能旗舰新能源架构,可以兼容混动、增程、纯电、醇氢等多元化能源需求,全面覆盖轿车、SUV、MPV等多车型。

如今车企纷纷拿出自研的混动技术方案,比如比亚迪的DM-i、奇瑞C-DM、长城Hi4等,吉利也同步展示了雷神EM-P和EM-i两套超级电混系统,前者节能更性能,配备了1.5TD + DHT Evo混动黄金动力组合;后者做到极致的节能,配备1.5L热效率46.5%的雷神超级电混专用发动机、全新一代“驭风火龙卷”超高效燃烧系统、E-DHT 11合1混动电驱等,百公里馈电油耗达到2L级。这一组合让吉利雷神超级电混在性能和经济性上做到“两条腿走路”的平衡。

此外,吉利还集中展示了AI数字底盘以及雷霆电驱家族(包括11合1智能电驱、11合1混动电驱等),以上提到的雷神EM超级电混、神盾金砖电池、雷霆电驱家族均已在吉利银河旗下车型进行量产搭载,AI数字底盘则将在年内实现“上车”。

安全作为此次吉利展示的重中之重,在安全科技区,吉利亮出了银河E5-50km/h正面碰撞试验车,碰撞后,车辆前部的机舱区域已经充分变形,而驾乘人员乘坐的乘员舱保持着非常好的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变形。同时展出了循环材料等可提升用户健康安全和ESG工作效能的展具。

加上前面提到的电池安全,吉利做到了从电池到整车的“无死角防护”,为驾乘人员保驾护航。

到了智能化板块,先来看辅助驾驶,吉利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融合了千里科技和浩瀚智能驾驶辅助的前瞻能力,共分为五个层级,分别为H1、H3、H5、H7、H9,我们之前的文章有详细的介绍,这里重点提一下它的落地情况:

目前全新吉利银河E8、吉利银河星耀8均已搭载千里浩瀚H1方案;

下半年开始,银河全新产品及改款产品,都将全系搭载不同层级的智能安全驾驶辅助方案;

银河下半年将发布搭载H7的旗舰产品。

在智能座舱上,吉利带来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蛋舱,吉利携手阶跃星辰打造,以多模态 AI 能力支持智能座舱新体验,流线型太空蛋的外观,加上智能语音交互、方言对话、音乐生成等 AI 互动体验,尽显未来感。

吉利与魅族深度融合打造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更不必多说,让用户能够体验到稳定流畅、交互友好、生态丰富的车机系统。

此外,吉利还展示了全球首个汽车行业全栈自研全场景AI大模型——星睿AI大模型,由吉利自研的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和数字孪生大模型3个基础模型构成。

具备6大能力模型:NLP语言大模型、NPDS研发大模型、多模态感知大模型、多模态生成大模型、AI DRIVE大模型、数字生命大模型,涵盖情感交互、AI用车、AI出行、AI娱乐、辅助驾驶等多个实用化生活场景,实现用车场景模型全覆盖。

另外还有Flyme Sound无界之声音响系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吉利与特斯拉是全球唯二布局卫星的车企,目前已有3个轨道面共30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可实现24小时全球90%区域覆盖,车载卫星通信功能已率先在吉利旗下极氪、银河智能电动产品上实现量产搭载)等,共同组成了吉利的智能生态矩阵。

生态化战略能否破局?

今年是“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收官之年,吉利以“全域AI 安全平权“为主题展示了其累累硕果。

这也是吉利从单一车企到技术生态平台的转型之路,开放专利、投资 20 亿元建设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推动行业采用吉利的安全标准,间接成为规则制定者。

而支持纯电、混动、增程、醇氢等多能源路线的GEA Evo架构做到能源兼容,AI数字底盘、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Flyme Auto智能座舱等更是试图打通“能源-驾驶-交互”全链路智能化,吉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不过,仍有许多关卡待突破,生态化战略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实力,更需平衡成本、用户认知与产业链协同,若吉利能打通这些环节,或将带领中国车企迈向全球舞台中央。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圆周智行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